在癌症治疗,尤其是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的战斗中,门冬酰胺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种特殊的抗肿瘤药物,通过其独特的作用机制,为患者带来了治愈的希望。

1.什么是培门冬酶?

培门冬酶(PEG-Asp)是将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araginase)与聚乙二醇(PEG)分子通过化学藕联结合而成,属于长效门冬酰胺酶。这种结合不仅保持了门冬酰胺酶的原有活性,还增加了其分子大小,使得它在体内的存留时间更长,同时降低了免疫系统对其的识别,从而有效地减少了过敏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2.培门冬酶是怎么发挥作用的?

白血病细胞的门冬酰胺合成酶无活性或活性低,不足以自主生成门冬酰胺,须从血浆中获取,门冬酰胺酶耗竭血浆中的门冬酰胺,可引起白血病细胞蛋白质合成抑制,进而凋亡。而人体正常细胞内门冬酰胺合成酶活性正常,并不会受到门冬酰胺酶的的影响,因此门冬酰胺酶可以选择性杀伤ALL细胞。

3.为什么要定期打门冬酰胺酶?

由于门冬酰胺酶是一种蛋白质药物,在体内不会永久存在,而是会随时间被代谢和清除。因此,为了维持血液中的有效药物浓度,需要定期重新注射。

此外,间隔给药也有助于减轻潜在的不良反应,让患者的身体有时间进行恢复和适应。

4.为什么要打“屁股针”?

肌肉注射是门冬酰胺酶主要的给药方式,因为它能够让药物以比较稳定、缓慢的速度持续地释放到血液中,帮助维持长时间稳定的药物浓度。

打屁股针这种给药方式相较于其他方式,如静脉注射,可以减少给药频率,从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5.会有哪些不良反应?

门冬酰胺酶治疗时易引发不良反应,因为身体可能将其视为外来蛋白而产生免疫反应,导致如过敏、胰腺炎、高氨血症、神经系统症状等不良反应。

6.用药期间饮食有什么要注意的?

在接受门冬酰胺酶治疗期间,注意饮食很重要,因为治疗可能引起血糖波动和肝功能变化。

对于欧文门冬酰胺酶,半衰期大约48个小时,鉴于其在体内快速代谢,饮食调整应从治疗前2天持续到停药后2周。

而对于长效的培门冬酶(PEG-Asp),半衰期约1周,由于药物作用时间延长,饮食调整需从治疗前2天开始,直到停药后3周。

用药期间饮食原则:低糖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清淡易消化。

来源: 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