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识别及管理
周义
一、常见症状
胸痛,看胸痛中心或者绕行急诊到导管室。但是非胸痛患者,如牙痛、咽部不适、颈(腰)痛或者腹痛患者,无症状心肌梗死。后者容易漏诊或者得不到及时就诊。
二、心肌梗死的胸痛
一般大于30分钟,需要不稳定型心绞痛鉴别。
三、心肌梗死危险因素
(1)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嗜好;
(2)压力过大;
(3)高血压血压控制不好、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血脂异常、吸烟(二手烟)。
四、出现胸痛第一时间需要
心电图(有条件进行18导联心电图),10分钟内完成;
肌钙蛋白(一般2小时才阳性)。
五、急性心肌梗死分类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主要纤维蛋白与红细胞聚集;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主要是血小板聚集。
六、并发症
乳头肌断裂(室间隔穿孔);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栓塞;
室壁瘤;
心肌梗死综合症。
七、鉴别
主动脉夹层瘤(长期血压控制不好,注意与心肌梗死共病);
肺栓塞;
张力性气胸(有外伤史)。
八、治疗
冠脉再通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溶栓,高危患者冠脉造影下介入或者冠脉搭桥手术。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支架术或搭桥术。
八、管理
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低盐低脂低糖饮食;
戒烟限酒;
运动处方;
心态平和;
控制体重;
管理血压、血脂、血糖、戒烟;
冠心病二级治疗
九、血脂管理
低密度脂蛋白又叫坏胆固醇。
管住嘴,外开退,零吸烟。
慢性期,低密度脂蛋白小于1.8mmol/l.
药物(略)。
十、血压管理
血压一般低于130/80mmHg。
老老年或者虚弱患者,血压一般150/90mmHg,如果耐受,可以适当降低。但舒张压不低于70mmHg.
来源: 本人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