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炭疽,很多人还比较陌生。其实,皮肤炭疽是炭疽病中最常见的类型,虽然传染性和致病性相对有限,但了解它的特点并做好预防,能有效避免感染风险。
一、什么是皮肤炭疽?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流行于牛、羊、马等草食动物中,人类多因接触患病动物或其制品而感染。
炭疽杆菌在自然界中能形成芽孢,这种芽孢抵抗力极强,可在土壤、动物皮毛中存活数年甚至数十年,一旦接触到人体破损的皮肤,就可能引发感染。
二、皮肤炭疽有哪些症状?
感染后,通常经过1-7天的潜伏期,接触部位会出现小红丘疹,类似蚊虫叮咬,随后逐渐变大,形成水疱。水疱破裂后,会形成溃疡,溃疡中心有黑色的坏死组织,像“焦痂”一样,这是皮肤炭疽的典型特征。
同时,患处周围可能出现红肿、疼痛,还可能伴有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细菌可能进入血液,引发更严重的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三、哪些人容易感染皮肤炭疽?
皮肤炭疽的发病与职业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农牧民、兽医、屠宰场工人等经常接触牛羊等动物的人群;从事动物皮毛、肉类加工的人员;接触过被炭疽杆菌污染的土壤、水源的人。
普通人群如果不接触患病动物或其制品,感染风险极低。
四、如何预防皮肤炭疽?
预防皮肤炭疽的关键在于切断传播途径,做好个人防护:
1、避免接触传染源:不接触病死动物是关键。如果发现牛、羊等动物突然死亡,千万不要自行处理,不要接触、不要宰杀、不要食用、更不要买卖,应立即报告当地农业农村(畜牧兽医)部门,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2、做好个人防护:从事与动物相关职业的人群,如养殖、屠宰、皮毛加工等,工作时务必穿戴工作服、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工作结束后及时清洗更换衣物,做好手卫生。在处理动物或其制品时,严禁吸烟、进食,避免病菌经口进入体内。
3、注意饮食安全:从正规渠道购买肉类,确保肉类经过严格检疫。购买的肉类要煮熟煮透,避免食用未熟透的肉类。炭疽杆菌芽孢在高温下可被杀死,充分烹饪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切菜时,生熟菜板要分开使用,防止交叉污染。
4、保持环境卫生:定期对居住环境和工作场所进行清洁消毒,尤其是养殖场地、屠宰场等重点区域。对于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如动物皮毛、肉类制品等,要按照规范进行处理,可采用高温消毒、化学消毒等方法杀灭芽孢。
五、怀疑感染皮肤炭疽怎么办?
如果近期接触过动物或其制品,且皮肤出现类似上述的丘疹、水疱、焦痂等症状,要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接触史,以便尽早诊断和治疗,并回忆近期密切接触过的家人、同事、朋友等,主动告知他们你怀疑感染皮肤炭疽的情况,提醒他们注意观察自身健康状况。
来源: 健康科普大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