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醋吃多了会导致骨质疏松。”
网上有传言称:醋作为酸性食物,长期摄入会溶解骨骼中的钙质,导致钙流失并引发骨质疏松。
流言分析: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实际上,食醋中的醋酸在人体内会被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呼吸和排泄排出体外,不会直接影响骨骼健康。骨骼中的钙以羟基磷灰石形式存在,需在强酸(如盐酸)、高温下才可能会溶解。骨质疏松的发生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涉及年龄、激素、营养及生活方式等多因素,与食物酸碱性并无直接关联。
民间流传很多醋对身体好的说法:“醋能美白,醋能杀菌,醋还能软化血管......”有很多人因为这些说法而增加吃醋的量。因此,有人说“醋吃多了也不好,容易把骨头里的钙溶解了患骨质疏松。”醋吃多了真的会导致骨质疏松吗?
醋不会增加钙流失反而可能促进钙吸收
1、醋不能改变身体酸碱度
让骨骼中的钙溶解,需要让骨骼周围的血液保持足够的酸性才能做到。但人体血液的酸碱平衡由多重机制精密调控,pH 维持在 7.35~7.45,并不会受到食物的影响[1]。
醋(pH≈3)先进入胃部后会被胃酸(pH 0.9~1.5)进一步酸化,随后在肠道中被碱性消化液中和,然后从小肠进入血液,到血液里经过循环代谢,最终,醋酸会被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呼吸和排泄排出体外。
流言:“醋吃多了会导致骨质疏松。”
网上有传言称:醋作为酸性食物,长期摄入会溶解骨骼中的钙质,导致钙流失并引发骨质疏松。
流言分析: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实际上,食醋中的醋酸在人体内会被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呼吸和排泄排出体外,不会直接影响骨骼健康。骨骼中的钙以羟基磷灰石形式存在,需在强酸(如盐酸)、高温下才可能会溶解。骨质疏松的发生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涉及年龄、激素、营养及生活方式等多因素,与食物酸碱性并无直接关联。
民间流传很多醋对身体好的说法:“醋能美白,醋能杀菌,醋还能软化血管......”有很多人因为这些说法而增加吃醋的量。因此,有人说“醋吃多了也不好,容易把骨头里的钙溶解了患骨质疏松。”醋吃多了真的会导致骨质疏松吗?
醋不会增加钙流失反而可能促进钙吸收
1、醋不能改变身体酸碱度
让骨骼中的钙溶解,需要让骨骼周围的血液保持足够的酸性才能做到。但人体血液的酸碱平衡由多重机制精密调控,pH 维持在 7.35~7.45,并不会受到食物的影响[1]。
醋(pH≈3)先进入胃部后会被胃酸(pH 0.9~1.5)进一步酸化,随后在肠道中被碱性消化液中和,然后从小肠进入血液,到血液里经过循环代谢,最终,醋酸会被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呼吸和排泄排出体外。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版)》就特别提到[2]:
正常人体具有完整的缓冲系统和调节系统,具有自我调节酸碱平衡的能力,血液的酸碱度是各种代谢产物综合平衡的结果,靠食物的酸碱性是不会改变人体的酸碱平衡。
2、醋不能溶解骨骼中的钙
骨骼中的钙以羟基磷灰石形式存在,需在强酸(如盐酸)、高温下才可能会溶解。即使将骨头完全泡在醋里,醋的酸性也远不足以破坏这种结构。
《食品科学》曾发表过一项实验研究[3],研究人员在不同温度和酸度环境下进行猪骨的钙溶解测试,结果发现,在醋中浸泡后煮制的猪骨汤,并没有多少钙溶出。况且,咱们身体也没有高温加热的步骤,想溶解钙就更不可能了。
相反,适量的醋酸摄入,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能促进钙的吸收。研究表明[7],醋酸可以帮助食物中的钙质更好地溶解,从而提高钙的生物利用度,这对于预防骨质疏松反而可能是有益的。
骨质疏松的真正原因
其实,真正让骨骼中钙流失的原因,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
1、年龄增长
骨代谢呈“先增后减”趋势,35 岁后骨吸收速度逐渐超过骨形成。60 岁以上人群骨量每年流失 1%~2%[4]。
2、女性绝经
女性的峰值骨量低于男性,骨骼也比男性更小,比男性更易出现骨质疏松的情况。尤其是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破骨细胞活性增强,导致骨吸收加快,5-10 年内骨密度粗线断崖式下降。
3、营养缺乏
营养对于骨质疏松的预防也是相当关键,尤其是钙和维生素 D。
我国居民日均钙摄入量仅约 400mg,不足推荐量(成人 800mg)的一半[5]。而维生素 D 缺乏就更多了,90% 的维生素 D 依赖阳光合成,现代人户外活动减少,即使外出也防晒霜、遮阳伞、防晒服上阵,难以有效接触阳光,维生素 D 缺乏比比皆是。
4、生活方式问题
除了饮食,生活方式是另一种你可以干预的要素。一些不良的习惯也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6]。
● 久坐不动:缺乏负重运动(如步行、跑步)导致骨骼缺乏机械刺激,骨形成减少。
● 吸烟酗酒:尼古丁抑制成骨细胞,酒精干扰钙代谢,均加速骨流失。
● 高盐饮食:钠会增加尿钙的排泄,影响钙的摄取。
5、药物与疾病影响
如果你得了某种疾病或正在使用一些药物,也会影响骨骼健康。
比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患者,激素分泌异常导致骨钙过度释放入血;糖皮质激素会抑制成骨细胞,长期使用增加骨折风险[6]。
因此,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将骨质疏松的“锅”甩给日常食用的醋,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科学吃醋有益健康
既然我们已经澄清了醋不会导致骨质疏松的误解,那么,适量且科学地食用醋,对人体健康究竟有哪些益处呢?
1、有助于稳定血糖
近年来,多项科学研究[8,9]关注到醋在血糖管理中的辅助潜力。实验显示,在摄入高升糖指数(GI)的精制碳水餐(如精米白面为主、蔬菜较少的饮食)时,适量添加醋,可能通过抑制唾液α-淀粉酶活性,延缓部分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与葡萄糖释放速度,从而帮助降低餐后血糖峰值及胰岛素反应幅度。
从相关研究的折线图数据也能看到:同等条件下,加醋组的餐后血糖水平比不加醋组更低,尤其在高 GI 饮食的情况下。
虽然醋对高 GI 饮食的血糖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不要因此就把醋当救命稻草,粗细搭配、适当运动等方式对血糖管理更重要。记住,醋对血糖的管理有好处,但只是辅助。
2、吃多少?怎么吃?
虽然醋与骨质疏松没有直接关系,但也不建议大量喝,毕竟“物无美恶,过则为灾”。那多少比较合适呢?
不同研究的食醋用量并不相同,起控糖作用的醋大多酸度为 5%~6%,饮用量在 2~3 勺(20~28 克)。
为了更好地发挥醋对餐后血糖的调节作用,建议在随餐食用,避免空腹饮用。例如,可以在沙拉中加入醋,或者在烹饪时使用醋作为调味品。
3、这些情况需谨慎
尽管醋对健康有益,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大量或频繁食用。以下人群在食用醋时需要特别注意,或应避免食用:
胃肠道疾病患者:患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胃食管反流等疾病的人群,醋的酸性可能会刺激胃黏膜,加重病情[4]。
牙齿敏感者:醋的酸性可能加剧牙齿敏感,并进一步腐蚀受损的牙齿。这类人群不建议直接饮用食醋。
正在服用某些药物的人群:醋可能与某些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吸收或代谢,从而影响药效或增加副作用[4]。
总结:
醋的酸性不会直接溶解骨骼钙质,适量食用有助于血糖稳定。维护骨骼健康应注重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及良好的生活习惯,而非妖魔化某种食物。
照“谣”镜
这类健康谣言往往具有几个典型特征:首先,它们通常将单一饮食因素与复杂疾病直接挂钩,忽略其他影响因素;其次,常以“非黑即白”的绝对化表述夸大危害,如“吃多就一定会导致”;再次,偷换生理机制概念,比如将短期酸碱平衡变化与长期骨代谢混为一谈;最后,往往缺乏人群差异考量,无视个体耐受度的不同。这类说法多源于对体外实验或动物研究的过度解读,或将相关性误认为因果关系。
参考文献
[1]中国营养学会.中国营养科学全书 第2版(上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2]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3]刘建华,陈新华,丁玉庭. 高温水煮和酸煮对猪骨硬度及化学成分的影响[J]. 食品科学,2017,38(13):20-25.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13004.
[4]杨月欣,葛可佑.中国营养科学全书第2版(下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5]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2023.
[6]默沙东诊疗手册(大众版).骨质疏松症.https://www.msdmanuals.cn/home/bone-joint-and-muscle-disorders/osteoporosis/osteoporosis
[7]Kishi M, Fukaya M, Tsukamoto Y, Nagasawa T, Takehana K, Nishizawa N. Enhancing effect of dietary vinegar on the intestinal absorption of calcium in ovariectomized rats. Biosci Biotechnol Biochem. 1999 May;63(5):905-10. doi: 10.1271/bbb.63.905. PMID: 10380633.
[8]Ostman E, Granfeldt Y, Persson L, Björck I. Vinegar supplementation lowers glucose and insulin responses and increases satiety after a bread meal in healthy subjects. Eur J Clin Nutr. 2005 Sep;59(9):983-8. doi: 10.1038/sj.ejcn.1602197. PMID: 16015276.
[9] Zhao W, Wang L, Fan Z, Lu J, et al. Co-ingested vinegar-soaked or preloaded dried apple mitigated acute postprandial glycemia of rice meal in healthy subjects under equicarbohydrate conditions. Nutr Res. 2020 Nov;83:108-118. doi: 10.1016/j.nutres.2020.09.003. Epub 2020 Sep 10.
策划制作
作者丨李纯 注册营养师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审核丨纪刚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 中国康复医学会再生与康复委员会委员
阮光锋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委员
来源: 科学辟谣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