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40多岁的肥胖女性被120紧急送往医院,经影像检查确认,其脑部出现大量出血。据悉,该患者在家中突发剧烈头痛、呕吐,随后迅速陷入昏迷,就医时双侧瞳孔已出现不等大的异常表现。追问病史发现,她虽有高血压病史,却长期对血压升高的问题不以为意,从未规范控制。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急诊科龙华君主任提醒,高血压是血管里的“无声炸弹”,平时并无明显不适,但这绝不代表它无害。持续升高的血压如同汹涌的激流,日夜不停冲击着全身血管内壁,特别是心、脑、肾、眼等关键器官的动脉血管。
高血压如何“摧毁”血管?
1.血管的“伤痕累累”:高压血流就像砂纸,不断磨损血管内皮,使其变得粗糙不平。
2.硬化的“枷锁”:损伤处易沉积脂质,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壁变硬、变厚、管腔狭窄。
3.脆弱的“堤坝”:长期高压冲击,最终让某些部位的血管壁变薄变脆,如同危堤。
龙华君主任介绍,因为一些诱因,如未服药、情绪激动、用力排便等,导致血压飙升,那些早已不堪重负的脑血管,即刻破裂,血液汹涌灌入脑组织——这就是凶险万分的脑出血,即出血性脑卒中。它起病急骤,致死、致残率极高。
高血压失控有哪些连锁恶果?
1.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动脉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或血栓脱落堵塞脑血管。
2.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脏冠状动脉受损,心肌肥厚,最终不堪重负。
3.肾功能衰竭:肾小球动脉硬化,肾脏滤过功能逐步丧失。
4.失明风险:眼底动脉硬化、出血,视力严重受损。
中西医结合如何规律控制高血压?
一、西药降压:精准调控的“主力军”
1.规律服用是铁律:降压药需天天服用维持血液中药效浓度。擅自停药,血压必然反跳,风险陡增。
2.副作用远小于并发症:副作用与脑出血、心梗、肾衰的灾难性后果相比,药物的潜在风险微乎其微。
3.监测与复诊:定期测量血压,遵医嘱复诊调药,确保血压长期达标。
二、中医调理:协同稳固的“助力者”
1.整体观念:中医认为高血压常与“肝阳上亢”“肝肾阴虚”“痰瘀互结”等有关。通过中药、针灸等手段,可辅助平肝潜阳、滋补肝肾、活血化痰,帮助改善症状(如头晕、头痛、失眠),并可能辅助稳定血压,减少西药用量。
2.强调整养:中医重视情志调节,要避免大怒、焦虑等不良情绪;同时,规律作息对血压稳定也有着重要作用。
预防,永远胜于急救
一、知晓你的血压
定期测量,尤其是有家族史、肥胖、高盐饮食者。
二、严格遵医嘱用药
把服药当成每日必修课。有疑虑及时咨询医生,勿自行调整。
三、拥抱健康生活方式
1.低盐饮食,每日食盐<5克,警惕酱油、咸菜、加工食品中的“隐形盐”;
2.均衡膳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适量优质蛋白;
3.规律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
4.控制体重;
5.戒烟限酒,彻底戒烟,严格限制酒精;
6.管理压力,保证睡眠。
专家提醒
**龙华君主任提醒:**高血压绝非可以怠慢的小事,它能瞬间引爆夺命惊雷。规律服药、定期监测、拥抱健康生活——这些看似简单的行动,是拆除血管内“无声炸弹”引信的可靠方法。生命只有一次,别让疏忽成为无法承受之痛。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急诊科 喻心蕾 蒋蓉莹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