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女性会发现自己的乳头不像常见的那样向外突出,而是向内凹陷 —— 这就是乳头内陷。有人觉得这只是 “发育差异”,但它不仅可能影响哺乳,还可能隐藏健康风险。今天益阳市中心医院就来聊聊乳头内陷的原因、危害和应对办法。

一、什么是乳头内陷?

正常情况下女性乳房的乳头呈柱状形,位于乳晕中央,且凸出于乳晕。如乳头不凸出于乳晕平面,或者凹陷于皮面之下,至局部成火山口状时,称为乳头内陷。是女性乳房常见的畸形症状。

二、为什么会出现乳头内陷?

1、先天性原因(最常见)

和乳房发育有关:乳头下方的乳腺导管、纤维组织或平滑肌发育不良,就像 “拉住乳头的绳子” 太短或太紧,把乳头向内牵拉。这种内陷从小就存在,双侧出现的情况较多。

2、后天性原因(需警惕)

原本乳头正常,后来逐渐出现内陷,可能是身体发出的 “预警信号”:

(1)乳腺疾病:比如乳腺炎症、乳腺肿瘤(尤其是靠近乳头的肿瘤),会牵拉乳头下方的组织,导致乳头被 “拉进去”;

(2)外伤或手术:乳房受过外伤、做过手术,可能因疤痕组织收缩引起内陷;

(3)长期压迫:比如青春期穿过紧的内衣,长期挤压乳头,也可能导致后天性内陷。

三、乳头内陷的典型症状

据乳头内陷的严重程度将乳头内陷分为三度:

Ⅰ度:乳头较容易拉出,拉出后乳头大小与正常相似,无回缩,病理表现乳头下方无或少量纤维挛缩。

II度:乳头可以拉出,拉出后乳头有回缩倾向,病理表现乳头下方呈现出中度的纤维挛缩。

III度:乳头内陷严重,乳头很难拉出,病理表现乳头下方纤维挛缩明显,乳腺导管明显短缩,软组织不足。

四、乳头内陷可能带来的影响

1、影响哺乳,增加哺乳难度:乳头是宝宝吃奶时的 “主要着力点”,内陷会让宝宝难以含住乳头,可能导致哺乳时疼痛、乳汁排出不畅,甚至引发乳腺炎(乳汁淤积容易滋生细菌)。

2、容易藏污纳垢,引发局部感染:内陷的乳头和乳晕之间会形成 “凹陷死角”,汗液、皮脂、灰尘容易堆积在里面,清洁不及时可能导致乳头炎、乳晕炎,出现瘙痒、红肿、异味,严重时还会流脓。

3、后天性内陷可能提示疾病:如果之前乳头正常,突然出现内陷(尤其是单侧、短期内明显加重),一定要警惕 —— 这可能是乳腺肿瘤、炎症的信号,比如肿瘤侵犯乳头下方组织,会像 “钩子” 一样把乳头向内牵拉。

五、不同情况如何处理?

1、先天性轻度内陷:可尝试保守矫正

如果是轻度内陷(能被拉出,且无其他不适),可以通过日常护理和矫正改善:

手法牵拉:每天用手指轻轻捏住乳头,向外持续牵拉(每次 10-15 分钟,每天 2-3 次),利用拉力延长乳头下方的组织。

使用乳头矫正器:通过负压原理将乳头吸出(类似 “拔火罐” 的温和版本),按说明使用,避免过度负压造成损伤;

注意内衣选择:穿宽松、透气的内衣,避免过紧的钢圈挤压乳头,青春期女孩尤其要注意。

2、中重度或保守无效:可考虑手术

如果内陷严重(无法拉出),或已经影响生活(比如反复感染、准备怀孕担心哺乳),可以咨询乳腺外科医生,通过手术矫正 —— 手术会松解牵拉乳头的组织,让乳头能自然突出,术后多数不影响哺乳(需选对术式)。

3、后天性内陷:先查原因,别盲目矫正

如果是突然出现的内陷,要及时就医,排除乳腺炎症、肿瘤等问题,先解决原发病,再根据情况处理内陷 。

六、日常护理:避免感染是关键

无论哪种内陷,都要做好清洁:每次洗澡时,用温水轻轻冲洗乳头凹陷处,可用棉签蘸温水轻柔擦拭,避免污垢堆积;

如果出现乳头红肿、疼痛、有分泌物,别自行处理,及时去乳腺科就诊,可能是感染或其他问题;

准备怀孕的女性,若有内陷,建议提前3-6个月开始矫正(比如手法牵拉),为哺乳做准备。

七、关键提醒:别把内陷当 “小事”

先天性轻度内陷确实可能只是发育差异,但它可能影响哺乳和局部卫生;而后天性内陷更可能是疾病信号,不能掉以轻心。如果发现乳头内陷,先观察是否为 “先天性、双侧、长期稳定”—— 若是,可尝试保守矫正;如果是 “后天出现、单侧、突然加重”,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

其实,乳头内陷并不可怕,早发现、分情况处理,既能避免健康隐患,也能减少对生活的影响。关注身体的这些 “小细节”,才是对自己健康负责的态度。

参考资料

[1]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外科学(第九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9.

[2]王蕾;.简易乳头牵引器的研制在治疗产后乳头凹陷的应用[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20,v.28(01).

[3]郑晓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导的质量改进护理干预对乳头凹陷 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纯母乳喂养率的影响[J].中 国 基 层医药,2020,27(18):2296-2299.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益阳市中心医院 雷凤梅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益阳市中心医院 雷凤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