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专家22日就蚊媒传播疾病基孔肯雅热发出警报,提醒各国做好应对准备,避免疫情大规模暴发。
当天在日内瓦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世卫组织虫媒病毒小组负责人迪亚娜·阿尔瓦雷斯说,目前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发现基孔肯雅病毒传播情况,约550万人面临这种蚊媒病毒的风险,而且可能出现大范围疫情,给卫生系统带来压力。
据阿尔瓦雷斯介绍,大约20年前,基孔肯雅热疫情曾在印度洋区域大规模暴发,影响约50万人。感染者大多出现高烧、关节疼痛、疲劳等急性症状,极少情况下可能死亡。
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CHIK)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南亚和非洲地区,通过伊蚊(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无人传人的证据。各年龄段人群均有可能感染发病。
基孔肯雅热疫情曾在非洲、美洲、亚洲、欧洲以及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岛屿上发生,已在 119 个国家发现基孔肯雅病毒传播。2010年以来,我国曾报告来自东南亚、非洲、中亚等多个地区的输入病例,并在广东等地发生本地传播。
7月
广东佛山发生境外输入
引起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
白纹伊蚊是主要传播媒介
灭蚊就成了当前防治基孔肯雅热的关键
#释放不咬人蚊子捕食咬人蚊子#
登上热搜
网友表示,灭蚊肯定是好事
不咬人的蚊子是什么蚊子?
它又为什么会吃蚊子?
一起了解↓
放蚊子吃蚊子
灭蚊有奇招
除了化学消杀、环境改造
生物手段也不容忽视
△白纹伊蚊
7月30日
中山大学张东京副教授带领团队
在佛山市三水区南山镇
无法清除蚊虫的孳生地
按比例释放此前在该地采集
经过实验室培育的华丽巨蚊幼虫
以捕食白纹伊蚊幼虫
△华丽巨蚊幼虫
华丽巨蚊,是白纹伊蚊的天敌
它们的幼虫生长环境接近
都偏好屋顶积水、树洞、花盆等小型容器
研究发现
一只华丽巨蚊在幼虫时期
至少可以吃掉
80—100条白纹伊蚊幼虫
△华丽巨蚊幼虫吃白纹伊蚊幼虫
长大后的华丽巨蚊怎么办?
华丽巨蚊虽然蚊如其名——体形大
但成虫以植物汁液和花蜜为食
不吸血,不侵扰人畜
释放华丽巨蚊幼虫大约一周以后
中大团队将实地评估效果
希望借此从中长期
提高防治基孔肯雅热及登革热的效率
灭蚊大战
生态防控还能这么干
投放雄蚊“以蚊治蚊”
近期,佛山禅城区祖庙街道
也试点了“以蚊治蚊”的“生物防治法”
释放携带沃尔巴克菌的雄性白纹伊蚊
其与野外雌性白纹伊蚊交配后
产下的卵无法孵化
直接从源头上降低蚊虫的“出生率”
而沃尔巴克菌无法感染人类等脊椎动物
释放的雄蚊不叮咬、不传病
“养鱼防蚊”科学又环保
投放鱼苗灭蚊
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既能减少化学药剂使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又能构建长效防控机制
7月24日
广东佛山在亚洲艺术公园、中山公园
累计投放鲢鱼、鲮鱼鱼苗5000尾
这些鱼宝宝以蚊卵和蚊子幼虫为食
有助于从源头切断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链条
这些鱼会影响生态吗?
不用担心!
当地投放的鲢鱼、鲮鱼都是本地鱼种
并且投放在公园的人工湖中
水域相对封闭
它们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控蚊效果
当地相关部门后续会持续监测、做好评估
个人防护是关键
目前
我国尚无针对基孔肯雅热的上市疫苗
预防基孔肯雅热的最佳方法是避免蚊虫叮咬
具体措施包括:
定期清理自家庭院和室内
可能积水的容器等
如花盆托盘、饮水机托盘、地漏等
安装纱门、纱窗
检查门窗缝隙
减少蚊虫进入室内的机会
外出时建议穿浅色长袖长裤
减少皮肤裸露
皮肤暴露部位可以使用驱蚊液
使用时按照产品说明书使用剂量、频次
涂抹于皮肤外露部位
或喷洒在衣服上
室内灭蚊以电蚊拍、灭蚊灯等为主
可辅以电蚊香等
前往基孔肯雅热流行区的旅行者
要提高防范意识
■ 环境清理:截断蚊子“生命链”
无积水就无蚊虫!
建议每周彻底清理家中及周边各类积水。翻盆倒罐:彻底清空、倒置或妥善遮盖闲置的盆、罐、桶、缸、轮胎等容器。
清淤疏堵:清理房前屋后沟渠、天台排水槽淤塞,保持水流畅通;填平洼地。
勤换勤清:家中水养植物每周至少彻底换水一次,并清洗容器内壁和植物根部。宠物饮水碗、接水盘等同样需勤换勤洗。
严密加盖:必须使用的储水容器(如水缸、水池)务必严密加盖或投放安全的灭蚊幼缓释剂。
垃圾管理:妥善处理垃圾,特别是废弃的瓶、罐、塑料袋、一次性饭盒等,避免其成为小型积水容器。
■ 化学防蚊:科学使用驱蚊产品
合理使用杀虫气雾剂
使用前,应先把食物、水源、碗柜等密闭或遮盖, 避免污染。气雾剂可直接对准蚊虫喷射,也可以关闭门窗,将气雾剂喷头向上45°角向房间各方向喷射10~15秒,然后施药人员离开房间。气雾剂作用约20分钟,打开门窗充分通风后方可进入。
选择合适的驱蚊剂
可选含有避蚊胺、驱蚊酯、派卡瑞丁、精油类(如柠檬桉)等成分的产品,按产品说明涂抹或喷洒在暴露的皮肤表面,但要注意避免接触眼睛和嘴巴,儿童使用时应选低浓度产品,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投放灭蚊幼缓释剂
家庭室内外难以清除的积水可投放灭蚊幼缓释剂,例如0.5%吡丙醚颗粒剂或苏云金杆菌血清型14。
旅行者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出发前旅行者需查阅目的国家的健康通告和警示信息,了解哪些地区正在发生暴发疫情或存在较高的基孔肯雅热感染风险。
部分旅行者(如孕妇)可依据此类信息判断是否应避免前往该地区,科学安排行程,做好个人防护。出行时,若前往暂无疫情但存在感染风险升高的地区或正发生暴发疫情的地区,宜携带含有避蚊胺、驱蚊酯、埃卡瑞丁等活性驱蚊成分的驱避剂,并按照说明使用。也可使用蚊帐、穿宽松的长袖上衣和长裤。尽可能选择配备纱窗纱门的住宿场所。
旅行结束后2周内仍需预防蚊虫叮咬,旅行返回后做好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身及家人健康状况,若出现发热、头痛、肌肉关节疼痛或皮疹症状,请及时就医,并说明旅行时间和地点,以尽快得到诊治。
来源: 科普三亚、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