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一翻身、一起床就天旋地转,感觉整个人要被转晕了!”上周,平江瓮江单爷爷(化名)走进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头晕门诊时脸色苍白。
经过详细问诊和体位试验检查,确诊为“耳石症”,一次手法复位治疗后,老人眩晕当场缓解,第二天就送来锦旗致谢。今天,就让我们揭开这个“眩晕元凶”的神秘面纱。
什么是耳石症?
耳石症又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眩晕最常见的病因之一,约占眩晕患者的20%-30%。它并非真正的“耳结石”,而是由于内耳中微小的“耳石”颗粒脱落,掉入半规管,干扰了人体的平衡感知,导致短暂但剧烈的眩晕。
耳石症的典型症状是什么?
1、5个特征性表现:
①潜伏期:头位变化后1-4秒钟后才出现眩晕;
②旋转性:眩晕具有明显的旋转感,患者视物旋转或闭目有自身旋转感;
③短暂性:眩晕在不到1分钟内自行停止;
④转换性:头回到原来位置可再次诱发眩晕;
⑤疲劳性:多次头位变化后,眩晕症状逐渐减轻。
2、眩晕患者如果表现天旋地转,不敢睁眼,就常常会出现恶心、呕吐,严重时还会有腹泻的症状,这是由于植物神经反射引起的。
3、典型的表现还有体位改变后数秒出现,一般持续时间很短,大概几秒到十几秒,保持一个姿势不动,很快眩晕的感觉就消失了。
为什么会得耳石症?
耳石脱落的主要原因包括:
1、自然老化(50岁以上人群高发);
2、头部外伤(如撞击、跌倒);
3、骨质疏松(钙代谢异常);
4、长期保持单一睡姿;
5、过度疲劳、精神压力大;
6、某些耳部疾病后继发。
这些误区,您中招了吗?
误区1:“头晕就是脑供血不足”
耳石症引起的眩晕具有特征性体位诱发性,与脑血管病导致的持续性头晕不同。
误区2:“休息几天就好了”
未复位的耳石可能长期刺激半规管,导致头晕反复发作甚至引发焦虑。
误区3:“复位会伤到颈椎”
医生的专业复位手法是通过安全的角度调整,利用重力使耳石归位。
科学预防,远离眩晕
1、避免头部剧烈运动:如突然转头、长时间低头玩手机;
2、规律作息,减少熬夜,睡眠时轮流更换侧卧方向;
3、适度补钙,研究显示缺乏者复发率高;
4、控制慢性病。
专业诊疗,我们为您护航
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头晕门诊每年接诊耳石症患者超300余例。了解耳石症,重视头晕问题,赵伟主任温馨提醒,如果您或家人出现体位性眩晕,请及时就诊,就能像单爷爷一样,摆脱眩晕困扰。
记住:明确诊断+专业复位=最快摆脱“天旋地转”!早发现、早复位、早康复——别让耳石症偷走您的生活质量。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 张媛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 张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