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急促的铃声划破急救中心的宁静,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120急救中心医护人员再次奔赴现场——又是一位老人在家中跌倒。
厕所冰冷的地砖上,楼梯转角处……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家居角落,竟成了威胁长辈安全的“隐形杀手”。120急救中心李雄辉主任介绍,虽为夏日,没有冰雪天气的影响,但是老年人跌倒案件仍旧频发,故家中有老人的朋友们,这份防跌倒指南请收好,共同守护好居家老人健康。
为什么家成了“危险区”?
一、卫生间/厕所:湿滑与起身的“双重陷阱”
**1.地面湿滑:**洗澡、洗漱溅水,瓷砖遇水摩擦力骤降。
**2.如厕起身眩晕:**久坐马桶后突然站起,易因体位性低血压引发头晕目眩。
**3.空间局促:**转身、移动时缺乏足够支撑点,易失去平衡。
**4.无可靠扶手:**马桶、淋浴旁缺少坚固扶手借力。
二、楼梯/台阶:高度差与平衡的“终极考验”
**1.台阶陡峭/不平:**老旧小区或设计不合理的楼梯隐患巨大。
**2.扶手缺失或松动:**无法提供有效支撑,甚至可能因松动导致二次事故。
**3.光线昏暗:**尤其夜间上下楼,看不清台阶边缘极易踏空。
**4.堆放杂物:**通道上的物品成为绊脚石。
科学筑防,如何把“危险角落”变“安全港湾”?
一、卫生间改造刻不容缓
**1.脚下生根:**铺设防滑地垫(淋浴区、洗手盆前),选择防滑瓷砖或加装防滑条。
**2.随手可扶:**在马桶旁、淋浴区墙面安装L型或一字型坚固扶手(承重需达标)。
**3.稳坐稳起:**考虑使用坐便椅或加高马桶坐垫,减少起身幅度;安装淋浴椅。
**4.保持干爽:**及时擦干地面水渍,保持通风干燥。
二、楼梯安全无小事
**1.照亮每一步:**确保楼梯照明充足(顶部、底部、转角),安装感应夜灯。
2.扶手即生命线: 检查并加固现有扶手,确保其稳固、高度适宜(一般离地80~90cm);如无扶手,必须加装。
**3.眼明脚稳:**保持楼梯绝对畅通,不堆放任何杂物;修补损坏的台阶边缘。
**4.辅助上下:**对于腿脚不便的老人,在医生建议下使用助行器,或在楼梯安装座椅式电梯。
三、居家环境全面升级
**1.畅通无阻:**清理家中通道(尤其客厅、卧室)的杂物、电线等绊脚物。
**2.脚下平坦:**修复松动的地板、地毯边缘,尽量不使用小块或滑动的垫子。
**3.触手可及:**常用物品放在老人腰部到眼睛高度的易取位置,避免攀高或过度弯腰。
4.光明守护: 家中尤其是走廊、卧室通往卫生间路径,增加夜间自动感应照明。
如何筑牢防跌“内防线”?
一、定期体检,管理慢病
控制好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等,这些疾病及其药物(如某些降压药)可能增加跌倒风险。遵医嘱用药,注意药物副作用(如头晕)。
二、关注骨骼肌肉健康
在医生指导下科学补钙和维生素D,进行适度力量与平衡训练(如太极拳、八段锦)。
三、选择合适的鞋子
居家外出都穿合脚、防滑、有支撑的平底鞋,避免拖鞋过大或鞋底过滑。
四、视力听力勤检查
佩戴合适的眼镜、助听器,确保感知环境清晰。
跌倒发生后如何黄金应对?
一、保持冷静,勿急于扶起
先询问老人意识是否清醒,询问哪里疼痛。切忌立刻强行扶起,可能造成二次伤害(尤其脊柱损伤)。
二、评估伤情
1.如意识不清、剧烈疼痛(尤其颈背、髋部)、明显畸形、无法动弹,立即拨打120! 保持其原位不动,注意保暖,等待专业人员。
2.如意识清醒,无明显严重疼痛或畸形,可尝试缓慢帮助其翻身至舒适体位,再借助稳固支撑物(如椅子)缓慢站起。
3.即使能自行站起,也应就医:跌倒可能造成隐匿伤(如颅内出血、骨折),或揭示潜在健康问题(如心律失常、中风前兆)。
专家提醒
120急救中心李雄辉主任温馨提醒:国家卫健委《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指出,对家庭环境进行有效改造,可使老年人跌倒发生率显著降低。一个扶手、一盏夜灯、一次体检——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都是为父母晚年生活铺就的坚实台阶。
预防老人跌倒,是每个家庭不容忽视的责任。让我们行动起来,用科学的防护和温暖的陪伴,守护长辈在家中安稳踏出的每一步,让家真正成为最安全的港湾。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120急救中心 蒋耀萱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