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用良种不同杂交种遗传特性不同,应因地制宜选用优良品种。土质肥沃及栽培水平高的地块,宜选用丰产性能较高、耐密性强的杂交种;土质瘠薄及栽培水平较低的地块,宜选用适应强的杂交种。二、合理密植根据品种、地力、栽培方式,因地制宜地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保证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使茎杆粗灶,特别是满足中部叶片对光照的要求,保证果穗良好的发育,是减少玉米倒伏、空杆和缺粒的主要措施。采用宽窄行种植,对改善群体内光照条件有一定作用,也可降低倒伏、空杆和缺粒率。三、适时早播夏玉米适期早播,不仅能充分利用光、温、水资源,更重要的是使雌穗分化提早,在7月上中旬高温季节前完成,使穗分化期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分化时间长,有利于小穗分化,提高结实率。四、合理肥水管理适时适量供应养分,保证雌穗形成和发育所需要的养分,并注意施足氮肥,配合磷、钾肥。从拔节到开花是雌穗分化和授粉的关键时期,肥水供应及时,能促进雌穗分化和正常结实。对土壤肥力低的地块,应追施肥料,追肥宜采用前重后轻,即第一次追肥在拔节期施入,占总追肥量的60%,其余40%在大喇叭口期施入;对土壤肥力高的田块,宜采用前轻后重式追肥,即在拔节期追施总量的30%~40%,大喇叭口期追施60%~70%。对肥力较差、长势弱的田块,定苗后立即追施适量氮肥提苗,一般占总追肥量的25%左右,对局部点片的弱苗应进行单株管理,偏施少量氮肥,以保证苗壮、苗匀、苗齐。

在水分供应上,拔节后玉米生殖器官发育旺盛,水分供应适时、适量,不仅可以促进雌穗发育,还可缩短抽雄与抽丝间隔,使雄穗散粉和雌穗吐丝协调,利于授粉,增加结实率。因此,穗期应结合追肥进行灌水,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80%。水分过多时,应及时排水防涝。五、加强田间管理在玉米生育期,应及时中耕培土除草,选留壮苗,控大苗促小苗,加强病虫害防治,进行人工辅助授粉等,对降低倒伏、空杆和缺粒有一定作用。

来源: 公众号:土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