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脑肿瘤患者在住院期间,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腰椎穿刺术”(简称“腰穿”)。这个检查听起来让人有些紧张:它到底是什么?是大手术吗?是要抽取腰椎骨头里的骨髓吗?本文将为您一一解答。
腰椎穿刺术:并非抽骨髓,而是取脑脊液
腰椎穿刺术的操作并非穿刺骨头抽取骨髓。医生使用的穿刺针,是通过腰椎骨之间的间隙,到达一个充满液体的腔隙——腰大池。
从解剖学上来说,腰大池是人脑、脊髓神经系统中的脑脊液“水池”系统中的一部分,其内的脑脊液,通过从腰椎穿刺这个操作,可以直接测算关于脑脊液的压力值,也可以进一步抽取一定量的脑脊液,做关于脑脊液中的细胞分类的统计,以及脑脊液糖分、蛋白质、氯的化验。
哪些脑肿瘤患者可能需要做腰椎穿刺?
对神经外科患者而言,腰椎穿刺术分别在术前诊断、术后监测、术后治疗上有一定作用。比如生殖细胞肿瘤患者,目前诊断金标准是需要行手术切取肿瘤后做进一步病理检查,但是一部分生殖细胞肿瘤患者的脑脊液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会比血清中的β-HCG高,假如腰椎穿刺术结果发现如此,就可以在术前给诊断提供依据,对治疗的有效性和及时性都能提供帮助。再比如转移瘤或者脑内原发性淋巴瘤患者,脑脊液中可能存在脱落的肿瘤细胞,假如腰椎穿刺术中抽取的脑脊液经过离心后,能够找到肿瘤细胞,就直接可以确定诊断了。
另外一个常见的操作时机是是术后发热阶段,通过做腰椎穿刺术可以明确发热原因是否与感染有关。假如颅内存在感染,可以通过腰椎穿刺术不断排出炎性脑脊液,通过每日脑内自发生成的新鲜、干净的脑脊液不断廓清脑组织的“水”环境。
腰椎穿刺术安全吗?所有人都能做吗?
腰椎穿刺术虽然重要,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存在一定的禁忌症。麻醉药过敏,穿刺部位存在感染,曾经有腰椎外伤、手术病史,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等患者,都不能进行该项操作。而且,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假如患者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脑内压力升高的表现,进行腰椎穿刺术是有一定风险的,需要特别谨慎,避免脑疝后引起呼吸、心跳骤停的发生。
腰椎穿刺术后需要注意什么?
由于腰椎穿刺成功后,脑脊液流出了一部分,所以建议保持去除枕头,平卧4~6小时,待人脑在随后的几小时中重新分泌出脑脊液,重新平衡脑脊液压力。防止敏感人群因低颅压而出现的头痛。
来源: 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