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紫阳街道春江社区红星之家热闹非凡,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反诈专项行动正在这里开展。活动由上城区科学技术协会、上城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办,上城区经济犯罪侦防协会协办,带来《防范电信诈骗 守住我们的钱袋子》专题课程,致力于提升社区居民尤其是亲子的反诈意识,为家庭财产安全筑牢防线。

活动现场,科普反诈老师化身“反诈卫士”,用通俗语言拆解电信诈骗的本质:犯罪分子通过获取被害人信息,利用短信、电话、互联网等通信手段,取得受害人信任后对其实施的以骗取资金为目的的非接触式诈骗犯罪活动。谈及当前形势,老师列举的一组数据令人警醒:“去年全国涉及未成年人的电信诈骗案同比持续上升,有孩子为领游戏装备,偷偷用家长手机转账上万元。”

针对儿童的电信诈骗手段日益多样,老师分享真实案例。有小学生收到“班主任”QQ消息,以“补缴材料费”为由骗走5000元;10岁女孩欣欣在快手刷到“免费领游戏皮肤”,被诱导用母亲手机开“腾讯会议”共享屏幕,泄露账户信息和验证码,最终损失21万元;小菲为给明星投票,用母亲手机下载不明软件,导致银行卡1.5万元被转走……这些手段精准抓住孩子单纯轻信的特点,稍不留神就可能让家庭“中招”,让家长们深切意识到给孩子补上“反诈必修课”刻不容缓。

现场播放的反诈宣传片更是让亲子们“沉浸式”入戏。短片里,有大叔被“高收益理财”骗得唉声叹气,有学生因“刷单赚钱”愁眉苦脸,真实的故事配上生活化的场景,看得孩子们凑一起小声交流,大人们则频频点头。“以前总觉得‘我肯定不会被骗’,今天一看,真是得时时刻刻提个醒!”一位爸爸看完后,赶紧把手机里的反诈APP又检查了一遍。老师为亲子们总结“不轻信、不透漏、不汇款、不转账”十二字防骗口诀,为大家筑起一道清晰易记的反诈防线。

此次科普反诈进社区活动,既送来了实用知识,也为和谐社区建设添砖加瓦。相关部门将持续开展系列活动,但守护家庭财产安全,更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参与!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练就“火眼金睛”,守好自家的“钱袋子”,共同筑牢安全稳定的社会防线!

来源: 科普反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