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长沙市岳麓区的90岁李爷爷(化名)没了胃口,家人以为是三伏天太热导致的,没太在意。随后,老人皮肤、眼白明显发黄,家属仍觉得“年纪大了,皮肤黄点不算啥”。
直到李爷爷全身严重肿胀、精神萎靡,才被紧急送往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急诊科。
检查结果令人震惊:总胆红素高达390umol/L(超过正常值近20倍),确诊为“梗阻性黄疸、急性肝功能衰竭”,病情极其凶险!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急诊科龙华君主任医师慎重指出:黄疸绝非简单的“皮肤发黄”,它是身体发出的严重“警报信号”!其背后往往隐藏着肝脏、胆道或血液系统的重大疾病,若不及时识别和救治,可能迅速进展为肝衰竭、肝肾综合征、凝血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黄疸是什么?为何需要重视?
黄疸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记载“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中医学认为,黄疸主要与“湿邪”和“脾胃功能失调”有关。
从现代医学视角来看,黄疸是由于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异常升高,导致皮肤、黏膜和眼白发黄的现象。胆红素是红细胞分解的产物,正常情况下由肝脏代谢后排出体外。若这一过程受阻,胆红素堆积,便会引发黄疸。
黄疸的常见病因包括:
肝细胞损伤:如肝炎、肝硬化、药物性肝损伤。
**胆道梗阻:**如胆结石、肿瘤压迫胆管。
**溶血性疾病:**蚕豆病、溶血反应等红细胞大量破坏,胆红素生成过多。
典型症状需警惕:
中医学根据症状将黄疸分为“阳黄”和“阴黄”两类:
**阳黄:**皮肤、巩膜色黄鲜明如橘皮,多因湿热蕴结肝胆所致,常伴有发热、口干、尿黄等症状。
**阴黄:**色黄晦暗如烟熏,多因寒湿困脾或脾阳不足所致,常伴有畏寒、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如何诊断黄疸?
**1.病史与查体:**询问症状出现时间、有无肝炎病史、药物使用史等,检查腹部压痛、肝脾肿大等体征。
**2.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检测是重点,可直接显示胆红素、转氨酶、转肽酶等指标;血常规有助于排查溶血或感染;严重肝病时常导致凝血异常,需检测凝血功能。
**3.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肝脏、胆道结构,排查结石或肿瘤,明确梗阻部位等。
紧急救治:时间就是生命!
黄疸的治疗取决于病因,但无论何种病因所致,均需争分夺秒。例如胆道梗阻所致,可能需内镜(ERCP)或手术解除梗阻。
如果是肝炎等肝损伤,需保肝治疗,严重者需人工肝支持。对于溶血性疾病,应针对病因治疗,配合免疫抑制剂或输血。
专家提醒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急诊科龙华君主任医师提醒大家,预防与及时识别是关键!预防黄疸需注意以下几点:
**1.保护肝脏:**避免酗酒、滥用药物;接种乙肝疫苗,预防病毒性肝炎。
**2.定期体检:**肝功能检查可早期发现异常。
**3.饮食调理:**属湿热者宜清淡,多吃绿豆、冬瓜、薏苡仁等利湿食物。属寒湿者忌生冷,可适量食用生姜、红枣、山药等温中食物。
**4.调摄情志:**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郁怒伤肝。
**5.起居有常:**避免熬夜,适度运动以增强脾胃功能。
**6.及时就医:**若出现皮肤发黄、尿色加深、食欲减退等症状,切勿拖延。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急诊科 吴永胜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急诊科 吴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