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夏至,又到了穿最靓的衣服、秀最棒的身材的好时节,也到了俊男美女们直面自己的身体并且重新重视体重管理的时期了。不管是减重还是健身,很多人都会听到类似“体成分”、“体脂率”、“体脂秤”等名词,归根结底,这是对于“身体成分”的探索与认识。关于身体成分的概念,一般是指组成人体的各种成分,譬如脂肪、肌肉、矿物质、水分、骨骼等,通常采用各组成成分的百分比来表示。对身体成分的认识和研究可追溯至上世纪六十年代,当时的学者提出了两组分模型,即人体由体脂和瘦体重/去脂体重组成,其后陆续有三组分模型、四组分模型及五层次模型,目前在临床和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组分模型即基于以上模型建立(参考图1)。
图1.身体成分的基本构成
身体成分会随着人们的生理状态随时变化,各种成分的百分比此消彼长。充满浪漫色彩的《红楼梦》中说“女人是水做的”,从身体成分的角度来分析稍有偏颇,因为通常男性的肌肉更为发达,而肩负繁育重任的女性则脂肪储备更为丰富,相对来讲肌肉组织蓄水、脂肪组织疏水,所以男性含水量理应更高。我国男性的标准体脂率(体脂肪占体重的百分比)为15%,女性的标准体脂率为27%,男性体脂率超过25%、女性体脂率超过30%可认为是肥胖。但“窈窕淑女”也绝不能在减重方面一条路走到黑,对身体过于严苛,当女性体脂率低于17%时,就有可能影响正常的月经周期,出现闭经,而这种体脂急剧下降对生殖系统的影响并不能在体脂升高后完全恢复,目前认为女性维持生殖能力的最低体脂率为22%。抛却超重肥胖患者减重后的健康获益,减脂增肌、减重塑型的过程确实让人增色不少,不同体脂率的身体给人的视觉冲击差异明显(见图2)。
图2.不同体脂率外形示意图
(摘自https://www.freedieting.com/body-fat-calculator)
身体成分的测量可分为局部测量法与全身测量法,局部测量法如皮褶厚度测量法、CT 法,全身测量法主要有水下称重法、双能X射线法、生物电阻抗法等,综合考虑到测量的准确性、安全性、便捷性,生物电阻抗法值得一试。很多医疗机构和健身房都备有人体成分分析仪(即利用生物电阻抗法测量身体成分的仪器),按照指导姿势或站或躺,几分钟即可获得一份身体成分报告。通过这份报告我们可以了解到自己的身体体脂率多高、骨骼肌是否达标、是否有水肿的情况等,以及各种身体成分的四肢和躯干分布情况,使我们的增肌减脂更有方向。比如像下面这样的一份结果,我们可以判断这个人体脂率超标了、肌肉量达标了;脂肪分布方面,躯干部分,尤其是腹部脂肪严重超标,其次是双上肢脂肪超标,双下肢算是最优秀的;肌肉量方面,躯干部和双上肢还算标准,但双下肢肌肉量不足,所以这个人体重管理的方向大致是着重躯干、上肢的减脂和下肢的增肌。
图3.人体成分分析仪结果示意图
不管是减重,还是增重,期间定时监测体重和身体成分变化都是一种助力。类似于早起空腹排便后测量体重,测量身体成分最好也是空腹、便后,而且最好是同一台人体成分分析仪连续监测。人体成分分析仪利用生物电阻抗法测量身体成分,会有微电流通过人体组织,所以使用心脏起搏器、去纤颤器、移植片固定膜、心脏或大血管中使用的金属缝合材料或体内移植着人工心脏、人工心肺机等体内移植型医疗仪器及电子仪器的人不建议进行此项检查。同时,使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时,需要卸下佩戴的金属饰品、保持肢体皮肤相对干燥(如出汗、泡脚、沐浴、淋雨后需擦干、晾干),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来源: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