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 旭 昌吉回族自治州中医医院 副主任医师

阿依古丽·若曼 昌吉回族自治州中医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审核:严 盛 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

胰腺癌,这个在医学界被称为“癌王”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据统计,2022年,全球胰腺癌新发及死亡病例数分别为51.1万例和46.7万例;中国胰腺癌的发病数和死亡数分别为11.9万例和10.6万例。预测到2050年,中国胰腺癌发病和死亡例数分别为21.6万例和20.4万例[1],胰腺癌已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重大疾病。

图1 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一、认识胰腺癌:隐匿而凶险的“癌王”

胰腺位于人体腹腔深处,位置隐蔽,这导致胰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当出现以下警示信号时,往往提示病情已经进展。

1.消化系统症状:持续性上腹部疼痛,可放射至腰背部;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2.黄疸:皮肤、巩膜黄染,小便颜色加深,大便颜色变浅。

3.代谢异常:体重进行性下降,新发糖尿病或糖尿病突然加重。

4.其他症状:脂肪泻、皮肤瘙痒、乏力等。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症状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对于40岁以上,特别是具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出现上述症状时应高度警惕。

二、胰腺癌的致病因素:多重危险因素交织

胰腺癌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但医学界已经确认了以下主要危险因素。

1.生活方式因素:吸烟、饮酒、肥胖;不良饮食习惯,包括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饮食等可能增加风险。

2.疾病因素:糖尿病、慢性胰腺炎等。

3.遗传因素:胰腺癌具有家族遗传倾向。

图2 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三、胰腺癌的传统治疗手段及其局限

胰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结合化疗、放疗。其中,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最常用的术式。该手术需要切除部分胃、十二指肠、胆总管和胰头,然后进行复杂的消化道重建。

这种术式存在诸多局限,包括:术后发生胰瘘、糖尿病等严重并发症;术后恢复期长,生活质量显著下降;对于弥漫性胰腺癌的治疗效果有限。

四、治疗突破:全胰切除联合胰岛细胞移植技术

近年来,全胰切除联合胰岛细胞移植(TP-IAT)技术的出现为胰腺癌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突破[2]。这项技术包含以下2个关键部分。

1.全胰腺切除:彻底切除病变胰腺,从根源上消除肿瘤复发的基础。

图3 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2.胰岛细胞移植:胰腺不仅是消化器官,其胰岛细胞还承担着重要的内分泌功能。胰岛细胞移植步骤为:首先,从切除的胰腺中分离出健康的胰岛细胞(自体移植)或使用供体细胞(异体移植),通过特殊技术获得高纯度、高活性的胰岛细胞;随后经门静脉注射等方式移植到人体肝脏,利用肝脏良好的血供环境维持胰岛细胞活性。移植后存活的胰岛细胞可以正常分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激素。

图4 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TP-IAT技术不仅可以彻底切除胰腺肿瘤,有效预防复发,还能保留胰岛功能,并极大减少胰瘘及糖尿病的发生。

五、技术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TP-IAT技术展现出巨大潜力,但仍面临一些技术瓶颈及应用限制,例如:胰岛细胞的分离纯化和保存技术要求高,需要专业设备和技术团队;需要解决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移植细胞的长期存活率有待提高;治疗费用较高;需要严格筛选适应证。

值得期待的是,随着干细胞技术和免疫耐受诱导技术的发展,未来可能出现更优化的解决方案!

胰腺癌虽然凶险,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TP-IAT等创新技术的应用,有望突破常规,成为胰腺癌患者新的治疗选择,并逐步扭转我们对抗“癌王”的被动局面。

参考文献

[1] 王军,丁璐璐,严永锋,等. 中国及全球胰腺癌流行特征分析[J]. 中华肿瘤杂志,2025,47(6):477-484.

[2] 何山,刘军,付马墨阳,等. 全胰切除术联合自体胰岛移植治疗慢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6):476-480.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