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 姗 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海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副教授

温 欣 海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审核:郝春波 海南省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我们在生活中有时会出现这种情况:智齿反反复复发炎,下定决心要拔掉它。拔牙后,通常2~3天内疼痛感就会逐渐减轻并消失,但如果3~5天后还有疼痛感,并且发现越来越难以忍受,甚至放射到耳朵和脖子,吃了好多常规止疼药也没用,这时就需要高度警惕了——你可能得了拔牙后的痛苦黑洞——干槽症。

一、什么是干槽症?

干槽症,学名纤维蛋白溶解性牙槽炎,通俗来讲就是拔牙后伤口上的血凝块掉了或腐败变性了,原本用来保护伤口的“天然创可贴”消失,使得牙槽骨和神经直接裸露在空气中发生感染,导致牙槽骨壁表面骨质坏死从而出现的骨创感染。大多在下颌后牙拔除后出现,尤其以下颌智齿最常见。

二、干槽症到底是怎么来的?

1.创伤因素

拔牙操作过程中,如拔除阻生智齿时过度切割、撬动,会严重损伤牙槽骨与软组织,破坏局部血液循环,为干槽症埋下隐患。

2.感染因素

术前存在口腔感染灶(如牙龈炎)若未有效控制,术后可因口腔卫生不良问题导致纤溶酶活性升高,促进血凝块溶解。

3.个人护理因素

患者拔牙后没保持口腔清洁,仍然我行我素抽烟喝酒,伤口难以愈合;用力漱口或吸吮饮料,血凝块可能会被弄掉,直接暴露伤口,导致干槽症。

三、干槽症与正常拔牙术后表征有何不同?我们应该如何判断?

1.疼痛时间不同

正常拔牙后疼痛多从当天开始,第2~3天最重;而干槽症往往在拔牙后3~4天开始突然剧痛,严重者不及时治疗,疼痛可持续数周。

2.疼痛程度不同

正常拔牙后疼痛仅集中在伤口处,通常可以忍受,且随时间疼痛程度逐渐减弱;干槽症多为放射状疼痛,常延伸至下颌下区、耳颞部,甚至头顶部,疼痛程度不断增强,无法忍受。

3.口腔气味不同

正常术后因出血可能口腔内伴有血腥味;干槽症部分患者口腔会出现腐败性口臭,这是由于血凝块腐败变性从而变臭。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4.发生过程不同

正常拔牙术后伤口愈合包括5个阶段:0~30分钟血凝块形成→24小时~7天肉芽组织逐渐形成,伤口处发生机化→7~20天结缔组织和新骨形成→约38天原始纤维骨样代替结缔组织→3~6个月成熟骨组织代替不成熟骨组织。

干槽症则是由于牙窝内血凝块腐败变性或脱落造成牙槽骨直接暴露。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四、避免干槽症出现,拔牙后我们怎么做?

1.适当力度咬住棉球30~45分钟,吐掉后当日不主动漱口,次日(24小时后)开始温盐水轻柔漱口。

2.24小时内不要刷牙、漱口、洗热水澡,24小时后可轻柔刷牙;可使用氯己定漱口水清洗拔牙窝等,补救24小时不刷牙带来的细菌感染。

3.禁止吸烟喝酒,避免感染。

4.用冰袋冷敷以减轻肿痛,吃温凉流食,如冰激凌等,避免刺激性食物。

5.不要吸吮拔牙区,以免破坏血凝块。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五、出现干槽症,就医之后怎么个人护理?

出现干槽症一定要立即就医,配合医生治疗,就医后小心护理。

1.每天配合含漱口。

2.每天饭后、睡前用医用冲牙注射针管、生理盐水冲洗牙洞。

3.用小头的棉签蘸取几滴碘甘油涂抹在牙洞,然后尽量不吞口水,半小时后漱口。

4.饮食清淡,不熬夜。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