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68岁的李大爷最近总感觉头晕乏力。邻居老王说:“你这降压药吃多了吧?夏天血压低,得减量!”李大爷信以为真,擅自将降压药减半。结果三天后买菜时突然眼前发黑,一头栽倒在地——送医确诊为急性脑梗死。

这不是孤例。每年夏天,因自行调整降压药引发心脑血管意外的悲剧都在重复上演。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二科李雅婧主治医师与大家说说夏季降压药需不需要“减量”?

夏季血压的“秘密”:为何容易走低?

高温环境下,人体启动“智能降温”模式:

1.血管扩张:体表血管扩张散热,血流阻力降低。

2.出汗增多:大量排汗减少血容量。

3.代谢减缓:身体基础代谢率相对降低。

4.交感神经抑制:高温降低神经兴奋性。

这些变化如同给血管“减压”,导致多数高血压患者夏季血压比冬季平均降低5-10 mmHg,部分患者甚至出现低血压症状。

致命雷区:擅自调药的三大风险

1.血压过山车,血管遭重创

减药后血压反跳性升高;忽高忽低的血压加速血管内皮损伤;大幅增加脑出血、主动脉夹层风险。

2.停药诱发“撤药综合征”

突然停用β受体阻滞剂,可致心率反跳性增快;心绞痛患者诱发心肌缺血;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心梗风险倍增。

3.利尿剂陷阱:脱水与低钾的双重危机

氢氯噻嗪等利尿剂加速钾钠排泄;夏季出汗增多加剧电解质紊乱;严重低血钾可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室颤)。

科学应对:夏季降压药使用指南

1.每日必做:精准监测血压

测量时间:晨起后1小时、晚饭前、睡前(每天固定3次);

正确姿势:静坐5分钟,手臂与心脏平齐;

记录要点:连续记录7天血压值及服药情况。

2.专业调整:何时需要减药?

多次测量血压均低于90/60 mmHg并伴有头晕乏力;

重要前提: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

3. 特殊药物重点防护

4.生活管理黄金法则

补水公式:每小时饮水100~150ml(少量多次);

空调法则:室内外温差≤8℃,进出空调房在门厅缓冲2分钟;

时间禁忌:上午10点——下午4点避免户外活动;

饮食要点:每日盐摄入<5g,多吃富钾食物(香蕉、菠菜、蘑菇)。

紧急识别:这些症状立即就医!

当出现以下任何症状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1.持续性胸痛伴大汗淋漓;

2.单侧肢体无力/口角歪斜;

3.剧烈头痛伴喷射状呕吐;

4.意识模糊或短暂丧失;

5.心率>120次/分或<50次/分。

专家提醒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内二科张婷副主任医师提醒:血压管理如同四季耕作,需顺应天时而为。夏季血压的变化是身体与环境对话的结果,而非减药的指令。这个夏天,请把降压药交给专业医生守护,把健康留给自己把握。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二科 李雅婧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李雅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