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不就是不好看吗?矫正花了钱,能有什么用?”面对家长的疑虑,湖南妇女儿童医院贺娇医生总会拿出病历:15岁的小航(化名)因牙齿拥挤长期清洁不到位,矫正前已有4颗蛀牙;28岁的白领刘女士(化名)因龅牙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张嘴时总发出“咔嗒”声……
“矫正的本质是解决口腔功能和面部健康的根本问题。”贺娇医生表示,牙齿不齐不仅是“颜值问题”,更与全身健康、心理状态密切相关。暑期矫正季,家长需跳出“唯美观论”,关注矫正的三大长期价值。
隐患一:口腔疾病“温床”,龋齿率是常人2倍
牙齿排列不齐,最直接的影响是清洁困难。贺娇医生解释,正常牙齿咬合时,牙缝紧密、排列整齐,刷牙时能覆盖所有牙面;但错颌畸形(如牙列拥挤、扭转)会导致牙缝堆积食物残渣,牙刷难以深入,细菌滋生后易引发龋齿、牙龈炎甚至牙周炎。
临床数据显示,错颌畸形患者的龋齿发生率约为45%,是正常人群的2倍;重度拥挤患者的牙周病发病率高达30%,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严重时可导致牙齿松动脱落。“很多患者矫正后才明白:花几千矫正的钱,其实是给未来省了几万的补牙、种牙钱。”贺娇医生说。
隐患二:影响面部发育,“歪脸”“龅嘴”或因牙而起
“孩子的脸越长越歪,原来是牙齿问题!”在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口腔科诊室里,30岁的李女士后悔没早带儿子矫正。她的儿子从小“地包天”没重视,如今15岁已出现下颌前突、面型凹陷,医生表示需结合正颌手术才能改善。
牙齿与颌骨的关系就像“树与土壤”:儿童期颌骨可塑性强,若牙齿排列异常(如反颌、严重拥挤),会持续影响颌骨生长方向,导致面部畸形。例如,长期吮指、吐舌可能引发“开颌”(上下牙无法咬合),导致面部下三分之一过短;单侧咀嚼或乳牙早失可能导致"偏颌"(左右脸不对称)。
“暑期矫正的关键,是抓住颌骨生长的‘窗口期’。”贺娇医生指出,恒牙期是矫正黄金期,此时颌骨仍有生长潜力,通过矫正可引导颌骨正常发育,避免发展为严重的骨性畸形(需手术)。
隐患三:心理压力“隐形杀手”,70%患者矫正后更自信
“以前拍照不敢笑,现在朋友说我‘像换了个人’。”刚摘下牙套的22岁大学生小悦告诉记者,她因牙齿不齐从小被嘲笑“龅牙妹”,性格变得内向;矫正后不仅颜值提升,还主动报名了校园演讲比赛。
心理学研究显示,牙齿不齐可能引发自卑、社交回避等心理问题。一项针对1000名错颌畸形患者的调查显示,72%的人曾因牙齿问题感到自卑,45%的人表示“影响求职或恋爱”;而矫正后,83%的患者自信心显著提升,67%认为"生活状态发生了积极变化"。
“矫正不仅是牙齿的移动,更是对生活质量的改善。”贺娇医生强调,对于儿童来说,整齐的牙齿能减少同伴嘲笑,促进心理健康;对于成人而言,矫正后更自信的笑容可能带来职场晋升、社交拓展等连锁效应。
专家提醒:矫正需“早规划”,莫等“牙疼才就医”
“很多家长觉得‘等孩子换完牙再矫正’,这是误区。”贺娇医生指出,儿童错颌畸形应“早发现、早干预”:乳牙期(3-5岁)需关注反颌(地包天)、严重深覆合;替牙期(6-12岁)需检查牙齿替换顺序、颌骨发育;恒牙期则是矫正的“黄金窗口”。
她建议,家长可定期(每半年)带孩子做口腔检查,通过简单的“咬手指测试”初步判断:让孩子自然咬合,若上下牙中线偏差超过2mm、前牙覆盖超过3mm,或出现“龅牙”“地包天”,需及时就医。
“暑期矫正不是‘跟风’,而是为健康和未来投资。”贺娇最后说,无论选择哪种矫正方式,关键是找到专业医生制定个性化方案——毕竟,一口健康的牙齿,才是最好的“暑期礼物”。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妇女儿童医院 王珍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湖南妇女儿童医院 王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