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尤 丹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审核:李文妍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主任医师
王大妈有“烂耳朵”的毛病,常流脓、听力也受到影响,医生诊断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建议等炎症好了,可考虑手术治疗。
6岁的小雅睡觉时打呼,还总是张口呼吸。最近,她告诉妈妈耳朵闷闷的,总有响音,去医院检查后,医生说是腺样体肥大引发的分泌性中耳炎。
2岁的明明前两天发烧了,半夜哭醒说耳朵疼,家长带他看了急诊,医生诊断为急性中耳炎,局部用药后很快就好了。
一、什么是中耳炎?它都有哪些症状?
想回答以上问题,首先,我们得先了解一下什么是中耳?图1中的红色部分就是中耳。我们可以将它想象成一间房子或城堡,医学上称之为“鼓室”。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想象一下,这座“耳朵城堡”的入口处,有一扇既薄又有弹性的“大门”——“鼓膜”。它像一道屏障,将中耳腔与外界(细菌、水、湿气)隔开,保持中耳相对密闭、无菌的环境。同时,它也是个灵敏的“门岗”,当外界的声波传至鼓膜时引起鼓膜振动,向内传递声音。
城堡的主人是“听骨链”。它是由锤骨、砧骨、镫骨顺次连接形成的机械联动装置。你可别小瞧这个链条哦,对于中耳来说,它的作用可大着呢!听骨链的完整性及联动作用可以有效传导和放大声音,然后将信号传给内耳,最终转化为我们能听到的各种声音!
在城堡的深处有一个“下水道排放系统”,即“咽鼓管”。正常情况下咽鼓管处于关闭状态,当我们做张口、打哈欠、吞咽这些动作时,就会使咽鼓管打开,将中耳黏膜产生的水和气体排放至鼻腔,并维持中耳内外气压平衡。
我们今天要聊的中耳炎,其实就是发生在这个城堡里的故事。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二、什么是分泌性中耳炎?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种耳部常见疾病,它叫作“分泌性中耳炎”,也叫“中耳积液”,顾名思义,就是我们耳朵里的“城堡”进了水!!咽鼓管阻塞、功能障碍、严重的上呼吸道感染、气压不平衡等因素均可能导致“城堡”里的“水”无法排出。而浸泡在“水”里的“城堡主人”——“听骨链”便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发生粘连,导致声音不能有效地传导,从而引起耳闷、听力下降、耳鸣等不适。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儿童的“下水道”(咽鼓管)相较于成人来说更短、更平、更直,因此更容易发生分泌性中耳炎。想要抗洪,首先我们需要排查是哪里出了问题(进行必要的声学测试及鼻内镜检查),同时,可以通过多做吞咽、咀嚼、捏鼻鼓气动作帮助咽鼓管打开,疏通“下水道”;还要治疗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等问题,清除“下水道”出口周围的“障碍物”。
如果经过上述努力仍无法顺利疏通。那么就需要打开“城门”(鼓膜),将“水”放出来,即鼓膜切开术或鼓膜置管术。
三、什么是急性中耳炎?
冬春季节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期,不少小朋友在睡梦中突然哭醒,闹着说耳朵痛,家长们往往会手足无措:为什么突然耳朵痛?是不是得了中耳炎?要不要马上带孩子去急诊?
如果出现了上述情况,孩子很可能是得了急性中耳炎。简单来说,急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发生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细菌、病毒等病原体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腔,引起了鼓膜充血,以及中耳积液或积脓。其实,急性中耳炎是孩子上呼吸道感染的表现形式之一,其典型症状是耳痛,有时疼痛会非常剧烈,可能会伴有听力下降、耳闷、流脓等。值得注意的是,在耳痛发生前后,50%以上的患儿会出现发热。一旦确诊,通常会给予镇痛、退热、抗生素滴耳及全身抗感染等治疗。这种急性中耳炎来得快,去得也快,及时治疗通常能很快恢复,让“城堡”(孩子的耳朵)重新恢复安宁。
四、什么是鼓膜穿孔?
下面我们来说说鼓膜穿孔。简单来说,就是因为感染、外伤、气压冲击等原因,城门出现了或大或小的破损。
图4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鼓膜穿孔有什么危害?首先,鼓膜是声音经外耳传到中耳和内耳的重要一环。一旦鼓膜穿孔,声音的传递将大打折扣,引起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其次,鼓膜穿孔意味“城门”就快敞开了,没有“敌人”的情况下,或许问题不大;可一旦有“外敌”乘虚入侵,它们就能轻易地侵入“城堡”内部,在里面肆意破坏。这时,“城堡”中的百姓就要遭殃了(会出现流水、流脓等症状)。
对于外伤引起的穿孔或较小的穿孔来说,“城堡”具有自我修复功能(自行愈合)。但如果穿孔较大或者长期不愈合,可以请医生帮助修补。
图5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五、什么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如果“敌人”反复入侵,中耳反复“战败”(流脓),城内将会变成一片荒芜,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这个时候不仅“城门”遭受破坏,“城堡”也逐渐变成一片废墟,“城堡”里面会长草、长石头(新生骨);敌人甚至还会欺负“城堡”中的“主人”(听骨链),造成听骨破坏、吸收,霸占主人的生存空间。这样,“主人”(听骨链)当然无法正常工作了,引起听力下降!随着敌人反复多次的进攻,甚至可能引起周围结构的破坏。
那么,我们需要选择一个没有“敌人”入侵的好时机(炎症消退后、身体素质佳),在医生的帮助下,修缮我们的城堡(鼓室成形术)和城门(鼓膜修补术)!
图6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六、什么是中耳胆脂瘤?
更可恶的是一些“城堡”里会出现吃“水泥”(破坏骨质)的“虫子”——中耳胆脂瘤。这也许是因为“城堡”的“下水道”修建不好,导致“城堡”里气压不平衡,长期处于不健康状态,从而滋养了这些“虫子”;也可能是因为“敌人”反复入侵,给了这些“虫子”可乘之机。
图7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这些能破坏骨质的虫子不仅会把“主人”(听骨链)赶出去,还可能破坏周围的“城墙”。对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或中耳胆脂瘤,单纯的修补“城门”(鼓膜)是不够的,我们需要进入“城堡”彻底的清理(清除病变组织)、“杀虫”(处理胆脂瘤),重建我们“主人”的功能(听骨链重建),还“城堡”健康无菌的环境,提高“主人”的工作效率(改善听力),重新开始美好的生活!
总而言之,中耳炎是中耳腔的急、慢性炎症。成人与儿童的患病情况不尽相同,儿童因咽鼓管解剖结构短、平、直,易继发上呼吸道感染导致急性中耳炎(表现为夜间耳痛)或腺样体肥大相关的分泌性中耳炎,但经规范的药物治疗可快速痊愈;成人则以慢性中耳炎或中耳胆脂瘤为主,典型症状为耳流脓和进行性听力下降,且全身症状较轻。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结合耳镜检查、CT、听力及症状等进行综合判断,然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