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市涪陵区,靠近乌江的岸边有一个名为“白涛”的小镇。这原本是个毫不出奇的内陆小镇,靠着水拥有一定的交通资源,世代定居的人口算是不多不少。

不过,自从1966年中央通过一项重大决定之后,白涛的面貌就发生了极为迅速的改变。

(图源网络)

时代下的“816核工程”

1965年,距离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已过去大半年,即使在某种程度上看,我国已经成为了拥核国家,但当时我国的外部环境和国际形势依然严峻。

为了应对与美国和苏联可能产生的冲突,我们需要建设一个隐蔽性和安全性更强的核工业基地。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816地下核工程”应势而生。

核工程的选址非常重要,一方面要保证绝对安全,选择人烟稀少的地区;另一方面要靠近水源,因为核反应堆工作时需要大量的冷却水。除此之外,核工厂还必须建造在山洞里,如此才能保证绝对的隐蔽性和安全性。

几十位专家经过几个月的考察,最终将选址定在了重庆涪陵区的白涛镇。为了工作的隐蔽性,选址确定之后,白涛镇这个地名便在地图上消失了。

1966年8月,“816地下核工程”建设正式提上日程;1967年开始,我国成千上万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云集白涛镇开始了开凿工作。

刊登在《保密工作》中《“816”工程揭秘》一文提到,当年参加核工程建设人员高达6万人,最艰难的洞体开挖任务由“8342部队”负责完成。前后有76名烈士为此献出了生命,平均年龄仅21岁。到了1986年,随着国际形势的改变,以及国家政策的调整,“816”工程建设暂停。即便如此,当时的工地还一直处于保密状态。

直到2002年,“816地下核工程”的资料解密后,白涛镇的地名及地理位置信息才重新出现在公开地图中。

2010年4月,这座号称“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的816地下核工程作为旅游景点向社会开放。

(图源网络)

大山深处的核工厂

当游客们来到白涛时,许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平平无奇”——放眼望去,就是很常见的西南多山地形,除了几根高大的烟囱之外看不到任何标志物。

真正的奥秘隐藏在地下。

“816地下核工程”藏在金子山胸腹中,洞中有洞、洞中有楼、楼中有洞、洞中有河,总建筑面积达10.4万平方米,拥有大型洞室18个和道路、导洞、支洞、隧道及竖井130多条。洞体轴向线长叠加达20余公里,洞内最大洞室高79.6米,总面积1.3万平方米,深入乌江江底30余米,洞体可抵御100万吨当量氢弹空中爆炸的冲击和1000磅炸弹直接命中攻击,抗8级地震。

整个工程包括地下洞体和地上辅助两大部分,主反应堆是我国第二套以“石墨作慢化剂与反射层、普通水作载热剂、天然铀为燃料”的石墨水冷热中子反应堆,采用我国20世纪60年代中期独立开发的萃取法工艺流程:加工的铀-235和铅、铝、镍等元素在2001个工艺管中进行中子碰撞和能量交换,经工艺管掉落进入锅底,运送至成品加工区、核废料核废水处理区,经一年以上时间的冷却和消除处理,生成原子弹的核心材料钚-239。

其代表了当时我国最先进的科技水准,若工程投入使用,便是当时全国最大的核原料生产基地和第一座利用余热发电的核电厂。

主楼第9层是中央控制室,曾安放着当时国内最先进的计算机,是协调整个核燃料制造过程的中心枢纽。设备的重要触点部分用纯金制作,插孔部分用纯银制作,半个世纪过去了仍然光亮如初。

另外,每个洞口都装有一扇由光电控制的数百吨重的铅门,一旦遇到核爆炸,铅门会在核弹闪光的一刹那,实现一秒钟内自动关闭。

如今,这座巨大的地下洞室虽然已经空空荡荡,却仍保持着极富科技感和工业风的外表。充满浓郁时代气息的建筑群、带有锈迹的废弃设备、通道一侧的标语口号,都向前来参观的人们展现着它作为中国核工业历史里程碑的厚重意义。

(图源网络)

如今的“816地下核工程”不但是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也是爱国教育、国防教育、保密教育难能可贵的好基地,活教材。那些曾经被要求保守秘密的人,也终于可以开口谈论这个自己曾经参与过的伟大项目。

2024年,816工程遗址凭借其在保护与利用方面的卓越表现成功入选“年度中国工业遗迹创新创意盛典”。北京人艺也以此为题材排演了话剧《金子山下的回响》。

这段铭刻在历史深处的建设篇章,所蕴含的自强不息、忠诚奉献的精神,将永远流传,激励着后人。

参考资料:

[1]冉启蕾.揭秘大山深处的816核工程[J].红岩春秋,2020 (12).

[2]刘恒成.16工程——我国最大的地下核工程[J].国防科技工业,2014 (12).

[3]望海潮.“816”工程揭秘[J].保密工作,2016(11).

供稿单位:重庆陆海传媒有限公司电脑报出版分公司

记 者:叶家余

编 辑:卢婷婷

主 编:陈 鑫

审核专家:余师亮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