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因一起境外输入引发的
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备受关注
或许你对“基孔肯雅热”
这个拗口的名字感到陌生
但它与大家熟知的登革热
传播途径相似
均通过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叮咬传播
眼下天气湿热,蚊子正活跃
学会科学防蚊
尤其是选对、用好驱蚊液
成了守护健康的关键!
???
先来搞清楚,
基孔肯雅热和蚊子有啥关系?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的蚊媒传染病。全球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本地传播,大规模暴发和零星病例主要发生在美洲、亚洲和非洲。
在福建省,白纹伊蚊是主要传播媒介,其幼虫常孳生于闲置瓶罐、废弃轮胎、花盆及托盘等小型积水容器中,成蚊活跃高峰主要在日出前后1-2小时和日落前2-3小时。
(▼ 白纹伊蚊;图源:中国疾控中心微信公众号)
由于目前尚无特效药,做好防蚊灭蚊便成为预防该病的关键,而正确选择和使用驱蚊液是重要的防蚊手段。
选对驱蚊液,
关键要看这两点!
面对市面上五花八门的驱蚊液,我们该如何抉择与使用呢?记住这两个核心要点,少花冤枉钱!
**认准有效成分,选对核心“战斗力”**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驱蚊有效成分有避蚊胺(DEET)、驱蚊酯(IR3535)、羟哌酯(ICARIDIN)和柠檬桉叶油,其中前三者在市场上占据主流地位。
这些成分通过特殊气味使蚊虫产生忌避反应或干扰蚊虫感知系统,从而达到趋避效果,是驱蚊液发挥作用的核心。
细看“三证”信息,拒绝无效产品
驱蚊液虽用于日常防蚊,但它属于农药管理范畴。
大家在选购时要关注产品的“三证信息”,即农药登记证号(以“WP”或“WL”开头的编码)、生产批准文件号、产品标准号。这“三证”是产品质量和有效性的重要保障,能避免我们买到劣质或无效的驱蚊液。
用对驱蚊液,
防护才能无死角!
提前防护才有效
驱蚊液是预防型产品,其作用原理是通过特殊气味干扰蚊虫,所以必须在被蚊虫叮咬前使用才能发挥作用。涂对地方,裸露皮肤别遗漏
使用时,可先将驱蚊液喷洒于掌心,再均匀涂抹于裸露皮肤,尤其是脚踝、颈后等蚊虫易叮咬部位。同时,要注意避开眼睛、口部周围,以及伤口,晒伤或敏感的皮肤。关键是要涂抹均匀、不遗漏任何裸露部位。此外,将驱蚊液喷洒在衣服、帽子、鞋子上,也能起到一定的防蚊作用。
(图源:网络)及时补充涂抹,延长防护时效
不同成分的驱蚊液,其保护时长存在差异;即便是同种成分,不同浓度下的保护时长也有所不同。在户外活动时,因出汗较多,保护时长也会缩短。目前市面上常用的驱蚊液中,避蚊胺10%-30%浓度可持续防护4-6小时;派卡瑞丁(羟哌酯)20%浓度防护长能达8-12小时;驱蚊酯10%-20%浓度防护≤6小时,浓度越低,持效时间越短,需频繁补涂。大家要根据实际情况按需补充涂抹,才能持续获得保护效果。特殊人群使用驱蚊液,
这些事项要记牢!
此外,特殊人群使用驱蚊液需格外注意:6月龄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驱蚊液,2月龄以下婴儿禁用任何驱蚊液。6月龄以上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如需使用驱蚊液,要根据产品的三证信息和说明书上的适用人群,选择合适的产品,并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规范使用。
同时也要注意清理身边的小型积水容器,从源头上减少蚊虫孳生,共同筑牢预防基孔肯雅热的防线。
(图源:SOOGIF)基孔肯雅热虽无特效药
但可防可控只要科学防蚊、清理积水
就能大大降低风险
尤其是近期去过疫情相关地区
或经常在户外的朋友
一定要提高警惕
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从科学防蚊开始!
来源: 福建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