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在照镜子时

发现过这样的红色斑疹

——中心一个小红点

周围延伸出细小的红血丝

像一只趴在皮肤上的

“红色蜘蛛”?

需要注意的是

皮肤上出现这种“信号”

可能是肝出问题了

**7月28日是第15个世界肝炎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社会共治 消除肝炎”。**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承担着代谢、解毒、免疫防御等重要任务,对维持生命运转至关重要。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守护肝脏健康?

**“蜘蛛痣”是肝炎的征兆?**有人说,皮肤出现蜘蛛痣或肝掌就是肝炎的征兆,这种说法是真的吗?医生介绍:

  • 肝掌是在大鱼际和小鱼际部位形成的一些特别发红的表现。很多肝掌有特别清晰的界限,仅在大鱼际和小鱼际部位存在,非常典型。
  • 蜘蛛痣形似一个蜘蛛,一般会在前胸和颈部见到,中间有一个特别小的血管聚集区,如果拿笔尖轻轻点按,周围这些“爪子”就会全部消失。

**蜘蛛痣和肝掌确实是肝炎、肝硬化等慢性肝病常见的皮肤表现,**出现这些症状和肝脏对雌激素代谢能力下降有关,导致了毛细血管的扩张,但也不能绝对认为只要有蜘蛛痣或肝掌就是得了肝病。

医生表示,其他疾病包括胃肠道疾病也会出现类似症状,在临床上如果有肝掌或者蜘蛛痣的表现,建议到医院做肝功检测,以排除肝炎。

**肝炎分为哪些种类?**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由肝炎病毒引起,包括甲型(HAV)、乙型(HBV)、丙型(HCV)、丁型(HDV)和戊型(HEV)肝炎。其中:

  • 甲肝和戊肝主要经消化道传播,比如食用了污染的食物或水;
  • 乙肝和丙肝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
  • 丁肝的传播途径与乙肝相似,与乙肝病毒同时感染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才能感染。

日常生活接触,如握手、拥抱、在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感染乙肝或丙肝病毒。

非传染性肝炎主要包括酒精性肝炎、脂肪性肝炎、药物或毒素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

生活中哪些习惯最伤肝?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肝脏疾病患病人群处于攀升状态,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而且没症状不等于肝脏健康,早期肝病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病因很大程度源于日常不良习惯。

生活中,最伤肝的习惯是↓↓↓

  • 过量饮酒

长期大量饮酒是导致酒精性肝病的主要原因。

酒精会直接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炎症、脂肪堆积,长期可发展为脂肪肝、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

  • 不合理用药

过量或不当使用药物会给肝脏增加负担。可能导致肝脏受损,甚至出现药物性肝损伤。

  • 经常熬夜

熬夜会扰乱生物钟,使肝脏的自我修复和排毒功能受阻。

  • 饮食不健康

高脂肪、高糖、低纤维的饮食结构容易导致脂肪肝。

  • 缺乏运动

长期久坐或缺乏锻炼会导致体内脂肪堆积,使肝脏负担加重,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

爱护肝脏,该注意摄入哪些营养?- 肝脏的“生命之源”:维生素B群

B族维生素中的B1、B2、B6和B12不仅能够帮助肝脏合成重要的酶,还能促进肝脏对脂肪和糖类的代谢,减轻肝脏负担。鸡肉、鱼类、蛋黄、绿叶蔬菜和豆类都富含B族维生素。

  • 肝脏的“防护罩”:抗氧化物质

肝脏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很多自由基,它们对细胞的攻击,可能会导致肝脏细胞损伤,甚至诱发肝病。而抗氧化物质相当于给肝脏穿上了一层“防护罩”,能够清除自由基,减轻对肝脏的负担。

最常见的抗氧化物质是维生素C、维生素E和类胡萝卜素,如橙子、蓝莓、胡萝卜、菠菜、坚果等食物。

  • 肝脏的“修复材料”:优质蛋白质

充足的优质蛋白质供给能够帮助肝脏更好地修复自身。

优质蛋白质指的是含有所有必需氨基酸的蛋白,如鱼、鸡胸肉、蛋白、豆腐和低脂乳制品等食物。

来源: 福建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