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的张阿姨有高血压10年、糖尿病、冠心病8年,最近又查出骨质疏松和轻度抑郁。每天要吃10余种药,经常记错剂量;每次就诊需要奔波于不同的专科,处方冲突,协调困难,这些让张阿姨身心疲惫,整天担心自己一身病好不了,稍一活动就心慌气短。

为此张阿姨来到益阳市中心医院全科医学科就诊,接诊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后对患者目前用药进行逐一梳理,量身定制了治疗方案:精简降压药种类和剂量,既保证效果又规避风险;将原有降糖药更换为更安全的新型药物,既能降糖又能护心;停用一种非必需的辅助药物。提供详细的用药清单、服药时间表,并指导她使用分药盒。

经过几周的调整随访,张阿姨的血压、血糖控制平稳、心慌气促明显好转。

根据《柳叶刀》2022年的一项研究,全球65岁以上人群中,约50%患有两种或以上的慢性病。这种多种慢性病同时存在的情况,医学上称为**“多病共存”(Multimorbidity),在老年人中尤为常见,且管理困难。

一、什么是多病共存?

多病共存是指患者同时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慢性疾病的情况,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骨质疏松等并存。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多病共存已成为老年人群健康管理的重要挑战。

二、为什么会出现多病共存?

1.“同一个坏习惯,伤全身”

比如长期抽烟、喝酒、熬夜、吃外卖,可能同时伤害肺、肝、心脏、血管,导致多种疾病。

缺乏运动→肥胖→引发糖尿病、高血压、关节病。

2.“一个病拖出另一个病”

比如高血压不控制,可能引发心脏病、肾脏病、脑梗等。

3.年纪大了,身体“零件”老化

就像机器用久了零件会生锈,年龄增长后,免疫力下降、器官功能减弱,更容易同时出问题。

4.情绪压力“压垮”身体

长期焦虑、抑郁可能引发失眠、胃病、免疫力下降,间接导致其他疾病。

5.药物副作用

长期吃某种药可能对其他器官有影响(比如激素药可能伤胃、伤骨头)。

三、多病共存对患者的影响

1.治疗复杂:多种疾病并存可能导致药物相互作用增加,治疗难度加大。

2.生活质量下降:疾病叠加可能影响日常活动能力,增加跌倒、失能等风险。

3.医疗负担加重:频繁就医、多重用药会增加经济和精神压力。

四、全科医生见招拆招

全科医学提倡“以患者为中心”的综合管理模式,可为慢病患者提供定期随访、病情监测、用药指导、生活方式干预、健康教育、并发症筛查、心理支持及个体化的健康管理计划制定与执行等服务,尤其擅长处理**“多病共存、多重用药”**的复杂局面,量身定制综合管理方案 。

1.全面评估,个体化治疗

采用老年综合评估(CGA),评估患者的身体、心理、社会支持等情况。

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避免过度用药或治疗冲突。

2.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

“少而精”原则:优先选择“一药多效”的药物,减少用药种类。

定期药物重整:由全科医生评估,及时调整可能有害或重复药物

3.多学科协作,全程管理

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护士、康复师、营养师等组成团队,共同制定管理计划。

关注功能维持,如运动康复、营养支持,延缓疾病进展。

4.加强健康教育与自我管理

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疾病知识,提高用药依从性。

鼓励健康生活方式,如低盐低脂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等。

多病共存是老年健康的常见问题,但通过全科医学的综合管理、合理用药和多学科协作,可以有效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关爱老年健康,科学管理共病,全科医学与您同行!

参考文献

1.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2022). Multimorbidity: a priority for global health research. The Lancet.

2. 老年共病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益阳市中心医院 李博 周宏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益阳市中心医院 李博 周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