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药没停、体重没变,怎么夏天一到,尿酸就飙了?”
入伏后,门诊里类似的疑问越来越多。其实,这不是错觉——《生命时报》近日调查发现,同一批患者在夏季的尿酸平均比春秋高 60~90 μmol/L,痛风急性发作率也增加三成
为什么夏天尿酸更“叛逆”?两大机制是关键
出汗多、排尿少
汗液尿酸浓度仅为尿液的 1/300,每出 1 L 汗,就少排约 1 万 μmol 尿酸。 高嘌呤+高果糖+酒精
海鲜、动物内脏、啤酒、含糖饮料集中登场,嘌呤摄入与果糖代谢共同“助攻”尿酸生成,同时抑制肾脏排泄。
五类高危人群请立刻自测
有痛风或高尿酸家族史
男性、超重/肥胖
长期饮酒、爱吃海鲜
高血压、冠心病、肾结石患者
60 岁以上人群
针对性干预:一张“夏日控酸清单”请收好
| 干预维度 | 具体做法 | 科学依据 |
|---|---|---|
| 饮水 | 每天 ≥2000 mL,白开水、淡茶、无糖苏打水分次喝完 | 稀释尿液,提高尿酸排泄 |
| 饮食 | ① 海鲜、动物内脏、啤酒“红色警报”;② 做菜少放鸡精(含嘌呤核苷酸) | 减少外源性嘌呤、促进尿酸溶解 |
| 运动 | 避开正午,选择早晚快走、八段锦、游泳 30 min;大汗后及时补水补电解质 | 保持代谢,避免乳酸堆积抑制排泄 |
| 环境 | 空调 ≥26 ℃,不直吹关节;夜间穿薄袜、加盖薄被 | 防止尿酸盐因低温析出形成结晶 |
| 药物 | 已确诊者遵医嘱坚持服药,切勿因“不痛”自行停药;无症状但血尿酸 ≥540 μmol/L 时,考虑启动药物干预 | 平稳降尿酸,减少“溶晶痛”与肾损伤 |
温馨提示:出现以下情况立即就医
突发单个关节红肿热痛,尤其第一跖趾关节
痛风石破溃或关节活动受限
血尿酸持续 >600 μmol/L 或合并肾功能异常
【结语】
夏日控尿酸,说到底是“多喝一杯水、少吃一串烤、多走一段路”的日常细节战。把今日的小改变坚持下去,才能在烧烤飘香、啤酒泛沫的季节里,既享口福也保健康。
来源: 科普驿“沾”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科普驿“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