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体检报告,看到 “尿酸高” 三个字,不少人瞬间慌了神:是痛风要来了?还是肾出问题了?其实先别紧张,教你三步分清是吃出来的 “暂时性升高”,还是肾脏发出的 “求救信号”。

第一步:回忆近期饮食

如果前三天刚吃过火锅、烧烤、海鲜大餐,或喝了啤酒、浓汤,尿酸很可能是 “吃出来的”。动物内脏、红肉、酒精会让嘌呤摄入激增,导致尿酸一过性升高。这种情况通常无痛风症状,调整饮食 1-2 周后复查,尿酸可能恢复正常。

第二步:看尿液 “信号”

肾脏是排泄尿酸的 “主力”。若尿酸高的同时,出现泡沫尿(像啤酒沫难消散)、夜尿变多(每晚起夜超 2 次),或尿液颜色变深、浑浊,可能是肾脏排泄功能出了问题。尿酸结晶沉积在肾小管,会损伤肾功能,需进一步查尿常规和肾功能。

第三步:查 “尿酸 + 肌酐” 组合

单独尿酸高未必是肾病,但如果尿酸>420μmol/L,同时血肌酐升高(超过参考值上限),且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就要警惕肾脏损伤了。肌酐是肾功能的 “晴雨表”,两者同时异常,可能是慢性肾病或痛风性肾病的早期表现。

尿酸高≠肾病,但持续升高会伤肾。发现尿酸高后,先调整饮食(少吃高嘌呤食物、多喝水),1个月后复查。若仍异常,及时就医查清原因,别让小问题拖成大麻烦!

来源: 医路肾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