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家:杜鸿琴

单位:紫金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卵巢肿瘤作为女性一种常见生殖系统疾病,发病因素复杂多变。要想对这一问题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就必须重视更多更容易患上卵巢肿瘤的人群。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深入,科学家发现一系列卵巢肿瘤发生有关风险因素。下面从遗传,年龄,生育与激素以及生活方式几个方面详细论述。

一、遗传因素

(一)有家族史的女性

这一部分女性群体属于卵巢肿瘤高风险人群。如果家族中有直系亲属(如母亲、姐妹或女儿)患有卵巢肿瘤,那么个体患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遗传因素对卵巢肿瘤发生有重要影响,此类妇女更应该关注自己卵巢健康情况,经常接受妇科检查以早期发现和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1]。

(二)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携带者

除了有家族病史外,携带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的女性也属于卵巢肿瘤的高风险群体。这类基因属于肿瘤抑制基因,其变异可使个体发生乳腺癌、卵巢肿瘤等疾病的几率升高。携带上述基因突变妇女患卵巢肿瘤的几率要比一般人大得多。所以,对这一部分妇女进行基因检测以了解其遗传状况是必不可少的。一旦女性被确认携带了这些基因变异,应该咨询专业的医生,并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这包括更加频繁的妇科检查、肿瘤筛查和可能的预防性手术措施,以减少患病的风险。

二、年龄因素

(一)中老年女性

女性卵巢肿瘤发病几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特别是步入中老年的妇女,因其身体机能发生改变,内分泌系统发生调节,使其成为卵巢肿瘤高发区。这一年龄段的女性应更加注意自身的健康状况,需要定期进行全面的妇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任何异常变化[2]。

(二)绝经前后女性

绝经是妇女人生的重要生理转折点,随着卵巢功能逐渐减退,雌激素水平降低。在这一时期,女性患卵巢肿瘤的风险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绝经前后妇女因内分泌系统波动及身体机能调整,需加强对卵巢健康的重视。研究表明停经后妇女罹患某些种类卵巢肿瘤的几率可能增加,上皮性卵巢癌尤为明显。

三、生育和激素因素

(一)未生育或晚育女性

未育和晚育妇女卵巢肿瘤发生风险可能受到一些挑战。生育史对妇女卵巢健康有重要影响,研究显示未育妇女比已育妇女更容易发生卵巢肿瘤。其原因可能是生育期间妇女体内激素水平波动及调节,而这些改变可能起到保护卵巢的作用。另外,晚育被视为卵巢肿瘤风险升高的原因,晚育女性一般是指长期处于高雌激素水平,可能会增加卵巢细胞异常繁殖的危险。所以对计划生育的妇女而言,适时地生育或许会帮助减少卵巢肿瘤发生的几率。

(二)长期使用激素替代疗法的女性

长期应用激素替代疗法治疗的妇女,其卵巢肿瘤发生的风险也会受到一些挑战。激素替代治疗通常被应用于缓解更年期的各种症状,例如潮热、大量出汗、情绪不稳定等,同时也用于预防骨质疏松和心血管相关疾病。但研究显示长期应用激素替代疗法治疗的妇女发生卵巢肿瘤的几率可能升高,其原因可能是激素替代疗法所用雌激素及孕激素刺激卵巢细胞所致,而长时间刺激则会使卵巢细胞异常增生,从而增加患肿瘤风险[3]。

四、生活方式因素

(一)高脂肪饮食的女性

高脂肪饮食妇女对卵巢肿瘤发生也会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高脂肪饮食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常见,这一饮食习惯不仅和心血管疾病和肥胖问题密切相关,而且会给女性生殖系统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研究显示,长期食用高脂肪食物会使体内激素水平失去平衡,尤其会使雌激素水平出现异常起伏。雌激素是维护女性生殖健康最主要的激素,但过高或过长时间均可激发卵巢细胞异常繁殖,从而增加卵巢肿瘤发病几率。所以建议女性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均衡,少吃高脂肪食物,多吃一些含有丰富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成分的食品,保持生殖系统健康,减少卵巢肿瘤发生的几率。

(二)缺乏运动的女性

缺少锻炼的妇女也会遇到卵巢肿瘤患病风险升高的情况。现代快节奏生活下,很多女性由于工作繁忙和生活压力大,忽略了锻炼的意义,长期缺少锻炼不仅造成身体肥胖和心肺功能下降,而且威胁女性生殖系统健康。研究显示适量运动能促进体内激素平衡并帮助调节雌激素水平,以减少卵巢肿瘤发生几率。所以建议女性朋友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加大运动量,比如每天适当地做一些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等,这样才能保持生殖系统健康和减少卵巢肿瘤发生的几率。

综上所述,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使部分女性群体更易患卵巢肿瘤。遗传因素尤其是家族病史及BRCA1与BRCA2基因的突变会明显增加患病风险;年龄越大,中老年妇女及绝经前后妇女亦有更高发病风险;生育与激素因素一样不可忽视,未育或晚育妇女及长期应用激素替代疗法妇女发病的危险也会升高。另外,高脂肪饮食、缺乏锻炼等生活方式因素与卵巢肿瘤发生有密切关系。所以女性朋友要注意这些风险因素的影响,每年都需要做妇科检查,以此来减少患病的几率。

参考文献:

[1]张琼.小女生也会患卵巢肿瘤[J].健康博览, 2024(1):12-12.

[2]龚筱.家人懂护理,更利于卵巢肿瘤患者康复[J].家庭生活指南, 2023(2):27-29.

[3]秦巧红.女性"最狠"癌症杀手,卵巢癌知多少?[J].抗癌之窗, 2023(1):27-29.

来源: 科普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