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东佛山出现一起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疫情。7月20日,佛山市召开发布会介绍,截至19日,佛山全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873例,均为轻症病例。
基孔肯雅热是什么?
人感染后有什么症状?
应该如何防范?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各年龄段人群都有可能感染发病。健康人被带毒蚊子叮咬后,病毒将在人体内潜伏1到12天,一般为3到7天。

图源:云南疾控
全球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本地传播,大规模暴发和零星病例主要发生在美洲、亚洲和非洲。近些年我国周边的东南亚疫情持续活跃。我国于2008年首次发现输入性病例,曾引发本地疫情,但尚未形成稳定的疫源地。
感染后,患者可能会短时间内出现高烧,体温可升至39℃或以上,并伴随明显的关节疼痛,尤其集中在手指、手腕、脚踝和脚趾等小关节,部分患者的疼痛可能持续数天至数月。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皮疹、头痛、肌肉疼痛、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
基孔肯雅热的多数患者为轻症,大约一周可治愈,重症及死亡病例较为少见。它不会在人和人之间直接传染,而是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核心战术:灭蚊!防叮!
容器“抄家”行动:定期更换花瓶、水养植物盆中的积水(每星期至少1次)!
废品“断舍离”:瓶瓶罐罐、旧轮胎、泡沫箱、外卖盒……要么扔掉,要么倒扣!
犄角旮旯“大扫荡”:空调外机托盘、饮水机底盘、遮雨棚凹槽……这些隐秘角落,定期检查!
沟渠“保畅通”:检查并疏通房前屋后排水沟、地漏,确保畅通!
穿着防护衣物: 尽量避免在蚊子活跃的时间段(上午7~9时、傍晚4~6时)出门;外出时要尽可能选择浅色长袖衣裤和袜子,减少皮肤暴露。
正确使用驱蚊剂: 在暴露的皮肤和衣物上,使用含避蚊胺、派卡瑞丁、驱蚊酯等有效成分的驱蚊产品。儿童、孕妇选择专用产品。
完善居家防蚊: 安装纱窗纱门,进出及时关门,阻挡蚊子入室。睡觉时挂好蚊帐,安全使用电蚊拍或灭蚊灯。
2.做好个人防蚊,避免病毒传给家人或朋友。
最后总结
别给蚊子留孳生地(水)
别给自己留开饭地(裸露皮肤)
“蚊子病”退退退!
来源: 福建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