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下午,56岁的王先生(化名)独自在超市购物时,突然感到天旋地转,随即呕吐不止,意识模糊,重重倒在地上。
店主紧急拨打120,王先生被迅速送往湖南省人民医院马王堆院区急诊二部。没有家属在场,没有及时缴费,但这丝毫未成为阻碍。急诊团队立刻启动绿色通道,一切以生命为重。
经CT检查发现,患者为脑出血。急诊团队迅速分工,一边为血压高达 246/141mmHg、血氧饱和度仅 85% 的王先生清理呕吐物,紧急实施气管插管、降压等急救措施,一边联系警方寻找家属。
通过警方协调,医护人员终于联系上王先生的弟弟。对方透露,王先生有长期高血压病史,发病前一晚还饮了酒,而家属都在外地,当天无法赶到长沙。时间不等人,急诊科二部医生彭祥当机立断:“病情危急,不等家属签字、不等缴费,立刻协调手术!”
从患者入院到被送入神经外科二科 ICU,再到成功实施脑室外引流(EVD)装置植入术,整个过程不到 3 小时。目前,王先生生命体征平稳,已进入术后康复治疗。
“脑出血就像大脑里的‘定时炸弹’,血管破裂后,血液形成的血肿会压迫脑细胞,引发致命脑水肿。” 彭祥医生介绍,大脑细胞的死亡是不可逆的,每延迟一分钟,脑组织坏死的范围就可能扩大一分,未来康复的希望也会随之锐减。高血压正是脑出血最常见、最凶险的“幕后推手”,长期高压冲击使脑血管壁不堪重负。饮酒,特别是过量饮酒,会显著升高血压、干扰凝血,成为触发脑出血的关键。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脑出血患者约 180 万至 200 万,30 天内死亡率高达 35% 至 52%,幸存者中约半数会留下偏瘫、失语等后遗症,且复发风险极高。彭祥医生提醒,如出现突发剧烈头痛、头晕、呕吐、身体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言语不清或理解困难等情况,可能是脑出血早期征兆。
“遇到这种情况,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彭祥医生表示,等待救援时要让患者保持安静、绝对卧床,避免搬动头部。若患者呕吐或意识改变,应及时解开领口、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且切勿喂食任何食物或药物,包括降压药。
彭祥医生提醒,预防脑出血远比治疗更重要。高血压患者需规律服药、定期监测血压;日常生活中要戒烟限酒、健康饮食、适度运动,同时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和过度劳累,这些都是守护脑血管健康的“防线”。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人民医院 急诊二部 王洲文 何勇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湖南省人民医院 急诊二部 王洲文 何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