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广东佛山顺德区基孔肯雅热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让这个平时不太被大众熟知的疾病一下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基孔肯雅热已在全球超过115个国家和地区留下足迹。面对这一无声的威胁,我们绝不能因对其陌生而掉以轻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基孔肯雅热。
一、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主要靠伊蚊(俗称“花蚊子”:身上有黑白花纹)叮咬传播的蚊媒传染病。
这种病毒可不好惹,目前在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等110多个国家都已被发现,随着气候变化与跨国旅行日益频繁,它还在不断扩张“版图”,我国口岸也持续面临着输入风险。
二、它是怎么传播的呢?
患者及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非人灵长类动物是本病的宿主,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三、它有什么症状呢?
潜伏期一般为1-12天,多数为3-7天。
1.高烧不退:患者体温可迅速飙升至39℃甚至40℃以上,发热会持续1-7天,部分病人还会出现“烧退再烧”的情况。
2.剧痛缠身:关节疼痛、肿胀,还伴有全身性肌痛,特别是手腕和踝趾等小关节,严重者不能活动。部分病例关节疼痛可能会持续数月,对生活质量影响很大。
3.出现皮疹:发热后2-5天,过半患者躯干、四肢的伸展侧、手掌和足底会出现皮疹,部分患者还会伴有瘙痒感。
四、我们要怎么预防呢?
目前针对基孔肯雅热,既没有专门的疫苗,也没有特效药物,所以防蚊灭蚊就成了预防的关键。
1.清积水灭蚊虫:伊蚊依赖小型积水繁殖,所以要定时清理家中容易积水的地方,像瓶罐、废旧轮胎、花盆、下水道、杂物堆等区域,让蚊子没有繁殖的机会。
2.外出居家防护:外出时,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面积,同时在裸露皮肤上涂抹含避蚊胺、避蚊酯的驱蚊液。
在家中,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必要时使用电蚊拍、灭蚊灯等,还要尽量少在户外树荫、草丛等蚊子多的地方逗留。
3.出境关注疫情:如果计划前往东南亚、非洲等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流行区,出行前一定要查询当地疫情信息,做好充分的驱蚊防蚊准备。
归国后14天内也要做好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从东南亚、非洲、美洲等流行地区返回后,如出现疑似症状,务必立即就医并告知旅行史。
4.不适及时就医:一旦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相关症状,要立即就医,并告知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以便医生及时诊断治疗。
基孔肯雅热虽然来势汹汹,但只要我们了解它,做好预防措施,就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防蚊灭蚊,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 李敏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 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