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 思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

审核:王 璇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副主任药师

人类对疼痛的感觉与生俱来,疼痛作为“第五大生命体征”与体温、呼吸、脉搏、血压一样与我们息息相关。癌痛是指肿瘤细胞浸润、转移、扩散或压迫有关组织引起的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且难以忍受的症状之一。癌痛可引起心率、呼吸加快,血压上升,烦躁不安及胃肠道功能降低等。重度疼痛常伴随失眠、焦虑、抑郁及食欲减退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000万新发癌症患者,其中,30%~50%的患者会经历不同程度的疼痛。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疼痛的发生率更高,可达70%~90%。因此,尽早规范、彻底地控制疼痛十分重要。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癌痛治疗是癌症综合治疗中的核心环节之一,药物治疗是癌痛治疗最为重要和常用的方法,规范、有效的药物治疗能够缓解80%~90%癌症患者的疼痛症状,患者可根据疼痛程度针对性地选用不同性质、作用强度的镇痛药物。

图2 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症三阶梯镇痛指导原则

注:NRS. 数字分级评分法。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常见药物如下图所示。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1. 镇痛药,是按时服用还是按需服用?

镇痛药的疗效主要取决于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当药物的浓度在一定区间内才能有效缓解疼痛,只有按时服药才能保证血液中药物浓度维持在镇痛治疗窗内,从而达到持续缓解疼痛的目的。如果疼痛出现时再用镇痛药,因药物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疼痛就会再次发生。疼痛反复、多次发生会引起神经敏化,导致难治性疼痛。因此,癌痛的药物需要按时服用,阻止疼痛频发,导致难以控制的恶性循环。

图4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注:PRN. 按需治疗。

2.不同剂型的癌痛药物如何正确使用?

根据作用时间长短,癌痛治疗药物可分为长效制剂和短效制剂,长效制剂控制基础疼痛,短效制剂控制爆发痛。

长效制剂,如吗啡缓释片、羟考酮缓释片及芬太尼透皮贴剂等,应固定时间、按时服用/使用。口服缓释制剂应整片吞服,不能掰开或用任何形式破坏,否则药物快速释放,无法发挥长时间镇痛的作用,且有药物过量的风险。

短效制剂,如盐酸吗啡片、氨酚羟考酮片等,其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应在出现爆发痛时遵医嘱服用。

外用贴剂(如芬太尼透皮贴)应选择在躯干或上臂等无毛发且皮肤平坦处进行粘贴,而无须贴在疼痛处,这样可以保证药物的正常吸收。使用贴剂前可用清水清洗身体,禁忌使用肥皂、清洁剂、75%乙醇或碘酊等有机溶剂涂擦,避免用力揉搓;同时粘贴外用贴剂时,应待皮肤完全干燥;

3.服用癌痛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

治疗癌痛的药物大多为阿片类药物,其不良反应主要有便秘、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和尿潴留等。哪些不良反应常见且轻微,可以居家自行处理,哪些不良反应少见且严重,必须积极就医呢?详见表1。

以上不良反应中便秘最常见且会始终伴随,从而影响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社会功能。在饮食改善的同时,缓泻剂应与阿片类药物同步使用,此外,排便时可采取“半蹲位”,以有助于患者排便。

4. 镇痛药一旦用上就会上瘾?

许多患者听到要使用吗啡等具有成瘾性的麻醉精神类镇痛药就会感到害怕,对疼痛能忍则忍,拒绝使用这类药物,这种“讳瘾忌药”的心态在临床中并不少见。其实,对于中重度癌痛患者来说,如果治疗得当,使用吗啡成瘾的概率仅为0.03%,也就是说,合理使用麻醉精神类镇痛药的成瘾性并不大,不必杞人忧天,过于担忧。

药师叮咛

对于癌痛患者来说,理解和配合至关重要,应主动向医护人员如实描述疼痛的情况,忍痛对自身有害无益;多数癌痛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得到有效控制,应当在医师及药师指导下进行镇痛治疗,按要求规律服药,不宜自行调整或停止镇痛方案和药物(种类、用法和剂量等)。镇痛治疗时,密切观察、记录疗效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时与医务人员或药师沟通,调整治疗目标及治疗措施。希望以上科普能让癌痛患者科学镇痛。

参考文献

【1】沈波,杨扬,申文,等. 江苏省成人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20年版)[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20,12(6):33-52.

【2】中国慢性癌症相关性疼痛诊疗指南制订专家组,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疼痛病学分会,程志祥,等. 中国慢性癌症相关性疼痛诊疗指南(2024版)[J]. 中华疼痛学杂志,2024,20(5):646-664.

【3】李小梅,袁文茜,曹伯旭,等. 慢性癌症相关性疼痛[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1,27(3):161-165.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