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樊蕊蕊 离岛医疗综合体北京协和医院澳门医学中心 医学博士
审核:陈 瑾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 重庆市医学会皮肤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紫外线(UV)被公认为是皮肤癌最主要的致病因素。长期暴露在阳光下会引起皮肤细胞的DNA损伤,最终导致皮肤癌的发生。若不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预计将在未来造成较大的公共卫生负担。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伤害,成为皮肤健康管理中的重要课题。随着对紫外线辐射危害认识的不断提高,防晒霜已成为抵御紫外线防护策略的核心组成部分。
一、紫外线对胶原蛋白的影响
皮肤真皮层主要由胶原蛋白构成,胶原蛋白填充于细胞间隙。它就像皮肤中的“支架”,为皮肤提供结构支撑,使皮肤保持弹性、紧致和光滑。同时,胶原蛋白有助于维持皮肤水合状态。当紫外线照射皮肤时,能深入皮肤内部破坏胶原蛋白,最终引起晒伤、晒黑、皮肤松弛以及皱纹产生等多种皮肤问题。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二、紫外线损伤胶原蛋白的过程
紫外线主要分为紫外线A(UVA)、紫外线B(UVB)和紫外线C(UVC)三类,其中UVA和UVB是造成皮肤损伤的主要波段。UVB主要作用于皮肤表皮层,长期或过量照射可引起皮肤晒黑、红肿、脱皮,是皮肤晒伤、晒红的主要原因。UVA则能穿透表皮层,深入真皮及皮下组织,破坏胶原蛋白纤维,导致皮肤松弛、下垂及皱纹产生。UVA如何损伤胶原蛋白呢?
1.氧化应激反应
紫外线会促使皮肤中产生大量活性氧(ROS)。这些活性氧具有强氧化性,可与胶原蛋白分子中的氨基酸残基发生反应,破坏其结构。
2.激活基质金属蛋白酶
皮肤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能分解细胞外基质成分,包括胶原蛋白。紫外线照射会激活皮肤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并促进其合成。这些酶可特异性降解胶原蛋白,使其失去原有的功能和结构完整性。
3.炎症反应的间接破坏
紫外线照射会诱发炎症反应,促使炎症细胞释放多种炎性介质。这些介质不仅会刺激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还会抑制胶原蛋白合成并加速其分解,从而导致胶原蛋白含量减少。
三、胶原蛋白受紫外线损伤后的皮肤表现
1.皮肤松弛
胶原蛋白对皮肤起支撑作用。当胶原蛋白被大量破坏后,皮肤的弹性和紧致度下降,如同建筑物的框架受损,皮肤会出现松弛及皱纹,尤其在面部、颈部等部位。
2.皮肤干燥
胶原蛋白有助于维持皮肤水分。随着胶原蛋白流失,皮肤保湿能力下降,水分更易散失,导致皮肤变得干燥、粗糙,甚至出现脱屑。
3.皮肤老化加速
紫外线对胶原蛋白的破坏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皮肤会逐渐出现色斑、暗沉、毛孔粗大等老化迹象,且这种老化速度比未受紫外线过度损伤的皮肤快得多。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四、防晒霜的SPF及PA指数解读
防晒霜通过反射和吸收紫外线发挥作用。其成分通常包含物理防晒剂(如二氧化钛、氧化锌)和化学防晒剂。物理防晒剂主要反射紫外线,化学防晒剂则主要吸收紫外线。然而,没有任何防晒产品能100%阻隔所有紫外线,因此防晒霜包装上标注有防晒系数(SPF)和防晒等级(PA)。
SPF:指在涂抹防晒霜后,皮肤被晒伤所需时间延长的倍数(相对于不涂防晒霜)。SPF值越高,对UVB的防护能力越强,但并非越高越好,需根据个人肤质、日晒反应和活动情况综合选择。
PA:是评价防晒产品对UVA防护能力的体系。PA后的“+”号越多,通常表示对UVA的防护能力越强,但也不意味着“+”号越多越好,防护力更强的产品可能对皮肤的负担也相应增加。根据美国皮肤科学会(AAD)建议,日常应选择SPF30或以上的广谱防晒霜(即同时防护UVA和UVB)。
总之,防晒不仅是为了防晒黑,更是为了防光老化;不仅是美容护肤的第一步,更是守护健康的刚需;防晒霜不仅是护肤品,更是生活必需品!通过合理防晒和增强自身抗氧化能力,可以显著降低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开展医学科普有助于公众建立科学防晒观念,有效预防皮肤疾病、延缓皮肤衰老,同时降低社会医疗负担,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