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上过班,你的气质就变了”——素面朝天,衣着宽松、面色憔悴、精神涣散,习惯性回复“收到”,不自觉唉声叹气......这些被网友调侃的“班味”特征,仿佛成了打工人的专属勋章。
求职类综艺节目工作前后对比|图片来自小红书
你以为“班味”只是一种疲惫状态?或许,它真有一种能闻到的味道。
班味 | 图片来自网络
NO.1“班味”竟是炒韭菜味?
究竟什么是“班味儿”?是冰美式的苦味,领导画的大饼味?还是熬夜加班时刷到别人旅游的酸味?
领导画的大饼味 | 图片来自AI
答案可能让你意想不到——炒韭菜味。
日本科学家 Masako Katsuyama 团队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邀请40位职场女性,让她们先后经历高压面试与休闲阅读两种状态,通过气相色谱-质谱仪对她们皮肤释放的气体进行分析。
高压面试环境 | 图片来自Pexels
结果发现,在压力情境下,受试者皮肤释放的二甲基三硫化物(DMTS)和丙烯基硫醇(AM)浓度明显升高,而这两种物质正是炒韭菜特征气味的核心成分。
压力大 | 图片来自Pexels
大概就是当你面临重要考试或遇到高强度工作任务时,在皮脂腺集中的腋下、前胸、后背、颈部等部位会悄悄散发炒韭菜味。
炒韭菜 | 图片来自Pexels
NO.2为什么压力大时会变臭?
压力和“炒韭菜味”的关联,藏在身体的应激反应里。
当人处于高压状态时,心率会显著升高,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进而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比如毛细血管扩张、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这些变化会促使身体产生更多的汗液,而这种由压力引起的汗液,通常比运动中产生的汗液更加黏稠。
人体大脑 | 图片来自Pexels
更关键的是,压力会打乱身体的新陈代谢和内分泌节奏。体内原本正常代谢的氨基酸、脂肪酸,在压力影响下会产生更多特殊的代谢产物并随着汗液排出体外。而皮肤表面的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等微生物,会对这些物质进行分解,最终产生类似韭菜、洋葱甚至硫磺的挥发性气味。
洋葱 | 图片来自Pexels
实验还发现,这种气味的浓烈程度,和交感神经的兴奋度成正比。当受试者交感神经活跃度提升25%时,皮肤气味强度就增加43%。也就是说在压力情境中的紧张、困惑和疲劳等负面情绪越强烈,气味就越明显。
街头疲惫的人 | 图片来自Pexels
简单总结“班味”的生成公式=压力→下丘脑激活→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大汗腺分泌特殊汗液→皮肤菌群代谢→硫化物产生炒韭菜味。
网友讨论话题 | 图片来自网络
这是一种普遍的生理现象,不分国籍和性别,谁压力大谁就会“中招”,而且具有一定的情绪传染性,会引发周围人的焦虑情绪。
网友讨论话题 | 图片来自网络
更扎心的是,压力还会通过其他方式“加重”班味。让头皮油脂分泌狂飙,产生油臭味;打乱胃肠道蠕动,导致食物异常发酵产生异味……多种气味混合,“班味”自然越来越浓。
网友调侃 | 图片来自网络
如何科学祛“班味”
想甩掉“班味”,就要“减压”和“清洁”双管齐下。先给压力找个出口,无论是运动、冥想,还是和朋友吐槽,哪怕只是在公园发呆10分钟,都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心理压力。
运动 | 图片来自Pexels
其次是做好皮肤清洁,勤洗澡,选择透气的衣物,减少汗液在皮肤表面的停留时间,让细菌“没机会”加工出异味。
干净衣物 | 图片来自Pexels
了解完“班味”的来龙去脉,或许我们能换个角度看待它。当身边同事、朋友身上出现类似“炒韭菜味”时,先别急着嫌弃,不妨递杯绿茶——茶多酚和儿茶素能中和硫化物,和他聊聊天,这或许是最有科学含量的职场关怀。
审核专家:北京合嘉心身医学中心 精神心理科 张保利 副主任医师
参考内容:
[1]刘靖渝,今天周一,你是否班味太重?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生活小细节暗示的身体健康隐患《科学大观园》
[3]范元元,身体异味来自哪儿《解放军健康》
[4]可有效祛除汗臭的功能性棉织物,纺织科学院
[5]“班味”究竟是什么味儿?,科普中国
[6]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34457260497060379/?upstream_biz=doubao&source=m_redirect
[7]https://m.sohu.com/a/833825461_120163829/
[8]https://k.sina.cn/article_1750070171_684ff39b04001ck5a.html
来源: 蝌蚪五线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