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要七老八十的人才会得,我还年轻,不担心这个!”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致盲性眼病,发病迅速、危害性大,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青光眼导致的视力丧失是不可逆转的。部分类型的青光眼由于发病隐匿性强,早期不影响视力,患者无明显眼痛、眼胀等症状。等患者有症状到医院就诊时,往往已经发展到了晚期,故青光眼又被称为“视力的小偷”。
而目前公众对青光眼误区比较多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误区1:青光眼只有老年人才会有?
青光眼患者以老年患者居多,且发病率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因此很多人觉得青光眼是“老年病”。其实,任何年龄的人都有可能患上青光眼,只是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而已。
青光眼类型很多,一般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中再分为闭角型和开角型。闭角型青光眼好发于老年人,开角型青光眼相对较年轻人群,而青少年型、婴幼儿型青光眼,发病年龄更早。
35岁以上;有青光眼家族史;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性疾病;高度远视、高度近视;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等都是青光眼的高危因素。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喜欢关灯看手机)和情绪激动也可能诱发青光眼。
医生建议:正常人群最好在35~40岁间做1次眼科检查,以后大概每2~5年检查1次。而60岁以上要每两年检查1次。一般情况下,若有青光眼症状出现、有青光眼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不论年龄均应尽早到专科医院进行眼科检查,眼科医生会告诉你是否有青光眼,这样就可以尽早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可能地预防青光眼。
误区2:眼压高=青光眼?眼压正常=不是青光眼?
眼压高是青光眼的主要危险因素,大部分青光眼是眼压升高引起视神经受损所致,但是也有另外两种特殊情况存在。
1.有部分青光眼患者眼压并不高,在正常范围(10-21mmHg),但出现了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这种称为“正常眼压青光眼”。
2.还有部分人虽然眼压高于正常范围,但眼底形态和视野功能正常,没有出现眼底视神经损害,这类称为**“高眼压症”**。
因此,不是所有青光眼患者都眼压高,并非眼压正常就不是青光眼。眼压不是诊断青光眼的唯一标准,还要结合眼底视盘、视神经和视野检查综合评估。
误区3:青光眼只会单眼发病?
一般说来,原发性青光眼和先天性青光眼多是双眼性疾病,只是在病程上有早晚或病情上有轻重差异而已,故双眼都要给予及时正确的治疗,即使一只眼有明显青光眼,而对侧眼无任何青光眼征象的也应认为该眼为“临床前期”,并非“好眼”,也需做预防性治疗或严密随访。
有些患者误认为一只眼患青光眼失明了,还有另一只眼睛,没有引起重视,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机会,造成严重后果。
继发于其他疾病的青光眼则很难说是双眼还是单眼,这需到青光眼专科做系统和全面的检查才能确定,有时需追踪检查多年方能作出青光眼诊断。
误区4:青光眼可以根治?
青光眼的治疗原则是降低眼压、保存视力。使用降眼压滴眼药治疗是首选,还有激光和手术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
但青光眼是终生疾病,只能控制病情的发展,而无法做到治愈,患者需要终生治疗。有些患者治疗后,眼睛不再胀痛,认为青光眼已经治好了,便不再用药,也不去医院复查,这是很危险的。
因为青光眼发病大多隐蔽、病情发展缓慢,许多患者即使眼压很高,也无胀痛的感觉,特别是手术后或转为慢性期,患者对眼部疼痛会逐渐耐受。因此,绝不能认为没有症状就代表青光眼治好了。
来源:怀化爱尔眼科医院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怀化爱尔眼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