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生物的世界里,人乳头瘤病毒(HPV)虽然身形微小,却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力。它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尤其是在女性生殖系统健康领域备受关注。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这个影响巨大的病毒。
一、什么是人乳头瘤病毒
HPV是一种嗜上皮组织的环状双链DNA病毒,主要感染人体皮肤和黏膜。其病毒颗粒呈球形,基因组包含早期区、晚期区和上游调节区,其中L1、L2基因编码的衣壳蛋白可自我组装成病毒样颗粒,用于疫苗研发。
目前已发现200余种HPV型别,根据致病性分为高危型、中危型和低危型。感染部位可分为皮肤型、黏膜型及混合型。 人类是其唯一自然宿主,宫颈鳞-柱上皮移行区尤为易感。病毒侵入基底细胞后随上皮分化复制,可因早期免疫应答不足导致持续感染。高危型持续感染可引发宫颈癌、外阴癌等恶性肿瘤,低危型多引起寻常疣、尖锐湿疣等良性病变。
常用检测方法包括HPV分型检测(如PCR)、血清抗体检测及组织病理学检查。
二、传播途径有哪些
1.性传播。这是HPV最为主要的传播途径。在性行为过程中,病毒可通过阴道、肛门或口腔黏膜进入对方体内。性生活活跃人群感染风险较高,且有的还会反复感染。

2.母婴传播。孕期若孕妇感染HPV,病毒寄生在生殖道,分娩时可能通过产道传播给新生儿。不过,这种传播相对少见,孕妇分娩时可考虑剖宫产以降低感染概率。
3.皮肤黏膜接触传播。包括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直接接触如手接触了HPV感染的物品后,又将病毒带到生殖器官;间接接触比如生殖器官接触到感染有HPV污染的浴巾、内衣等。此外,医务人员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因防护不当也可能发生医源性感染。
三、症状表现
1.大多数HPV感染无症状
多数人感染HPV后,免疫系统会在1~2年内清除体内病毒,不会产生持久影响。
2.低危型HPV感染症状
①皮肤疾病:寻常疣,表现为黄豆大小或更大的与皮肤颜色一致或偏棕褐色的丘疹,表面粗糙;扁平疣为米粒至黄豆大小的扁平隆起性丘疹,表面光滑,呈淡褐色或正常肤色。
②生殖系统疾病:尖锐湿疣是常见的由低危型HPV(如HPV6、HPV11)引起的性传播疾病,表现为明显的疣状赘生物,表面呈菜花样或乳头样,易发生糜烂、碰触容易出血。
3.高危型HPV感染症状
持续感染可致宫颈病变,早期常无症状;进展后可能出现异常出血或恶臭分泌物。长期感染(约15~20年)可能发展为宫颈癌,伴随相应部位症状如瘙痒、疼痛或便血等。
四、治疗方法
1.针对良性病变
①寻常疣:可外用水杨酸腐蚀疣体使其脱落,或用液氮冷冻疗法使疣体坏死脱落,激光、电灼等物理方法也常用。
②尖锐湿疣:外用鬼臼毒素抑制疣体生长,咪喹莫特诱导免疫反应促使疣体消退,冷冻、激光、电切等物理治疗可直接去除疣体,疣体较大或反复发作可手术切除。
2.针对癌前病变及癌症
①宫颈癌前病变:根据病变程度,可选宫颈锥切术、LEEP刀手术切除病变组织,阻断病情进展。
②宫颈癌及其他HPV相关癌症: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手段。早期宫颈癌以手术为主,如全子宫切除术、广泛子宫切除术等;中晚期多采用放疗联合化疗;特定基因突变患者可靶向治疗,精准作用于癌细胞,提升疗效。
五、预防措施
1.接种HPV疫苗。目前市面上有二价、四价和九价HPV疫苗,可预防不同高危及低危HPV型别。建议9~45岁女性接种,其中9~14岁未发生性行为的女性接种效果最佳。部分地区也为男性提供HPV疫苗接种,以预防肛门癌等相关疾病。

2.安全性行为。正确且全程使用安全套可降低生殖道HPV感染的危险性。避免不洁性行为,保持单一、固定的性伴侣关系。
3.定期筛查。30岁以上女性应每5~10年进行HPV检测联合TCT筛查;高危人群更应重视定期筛查,HIV感染者从25岁起每3年一次,及时发现并干预可有效预防宫颈癌。
HPV虽然对健康存在潜在威胁,但通过全面了解其特性,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及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我们便能够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守护自身的健康。
崇左市第二人民医院 黄天琦

来源: 黄天琦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大众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