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症医学科病房内,一个常见的现象是医生查房或护士长巡视病房时,都会弯腰在床栏查看什么,原来在ICU病床有个隐藏功能—角度仪,可以看到床头的抬高角度,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病情调节床头角度。虽然床头抬高这是一个很小的细节,但可能成为患者康复的关键。床头抬高30°-45°这一看似简单的操作,实则蕴含着重症医学的深刻智慧。
一、提升肺活量20%
1. 预防误吸,守护呼吸安全
重症患者常因意识不清、吞咽功能减弱或留置胃管等原因,面临呕吐物或反流物误吸的风险。床头抬高后,借助重力作用可降低胃内容物反流至咽喉部的概率,显著减少误吸导致的吸入性肺炎、窒息等致命性并发症。研究显示,这一体位可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风险降低25%。
2.改善呼吸功能,减轻肺部负担
平卧位时,腹腔脏器压迫膈肌,限制胸腔扩张。抬高床头可使膈肌下移,增加胸腔容积,提升肺活量20%,尤其对心肺功能不全或急性左心衰患者,可减少静脉回心血量,降低心脏负荷,改善血氧饱和度。
3. 促进循环,减少并发症
长期卧床患者易出现压疮、深静脉血栓等问题。床头抬高可减轻身体与床面的垂直压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同时,促进下肢血液回流,降低静脉血栓形成概率,为患者的整体康复保驾护航。
如何科学抬高床头?
1. 角度精准把控
使用电动床,将床头抬高缓慢抬高至30°-45°(无量角器的也可通过拳头测量:一拳高约15°,两拳高约30°)。
2. 做好体位管理
• 背部支撑:在患者背部垫软枕,维持身体稳定,避免下滑。
• 下肢保护:膝盖下方可垫小软枕,防止腿部肌肉过度牵拉,保持舒适体位。
• 定时评估:每2小时检查患者体位,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按需调整。
3. 注意事项
• 休克患者需遵循“中凹卧位”(床头抬高10°-20°,床尾抬高20°-30°),以增加回心血量。
• 脊柱损伤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床头角度,避免加重损伤。
三、做好“解说员”
在ICU,护士会根据患者病情动态调整床头角度,并做好皮肤护理、体位监测等工作。作为患者家属,您也可以配合医护人员:
1.做好“解说员”:向清醒患者解释为什么床头抬高,缓解患者对ICU陌生焦虑心情。
2.做好“协助员”:协助患者保持正确体位,帮忙整理患者背靠枕头,避免悬空导致腰背酸痛。
□温州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李荣利 副主任护师李夏
来源: 温州市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