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 艳 上海市胸科医院
审核:刘 俊 上海市胸科医院 副主任医师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导致我国居民罹患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引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大多与不合理饮食有关,包括高钠饮食、低钾膳食、过量饮酒等,其中高钠饮食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那么,什么是高钠饮食呢?换个通俗的说法,其实就是“盐”吃得太多了!高血压患者应该学会识别各类食品中的“盐”值,并限制每日的摄入量。但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盐”并不仅仅指食盐。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食盐是食物烹饪的主要调味品。市面上食盐的种类也是五花八门,比如天然海盐、深井岩盐、加碘食盐、调味竹盐等。无论是哪种盐,它的主要成分都是氯化钠。因此,识别食品中的“盐”值,实际上就是识别食品中的“钠”值。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我国居民膳食中75%以上的钠来自食盐(1克盐≈400毫克钠),其次是高盐食品[1]。除了食盐,我们应该怎么识别高钠食品呢?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什么是高钠食品。高盐食品是指每100克中钠含量超过800毫克的食品[2]。生活中常见的高钠食品包括腌制食品(如腌萝卜、咸鸭蛋、盐渍梅)、加工肉制品(如午餐肉、培根、香肠)等,还有一些比较容易吃过量的零食,如辣条、盐焗坚果、薯片等。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此外,部分调味品也属于高盐食品,虽然容易被大家忽视,但含钠量却很高,占全天钠摄入量的1/3。常用的酱油、豆瓣酱、鸡精、蚝油等都是含钠量较高的食品,如10毫升酱油含有640~680毫克左右的钠,一小勺(10克)豆瓣酱含有600毫克钠,3克鸡精约含有600毫克钠,15毫升蚝油约含有640毫克钠。
另外,有些烘焙食品虽然吃起来不咸,但在加工过程中也可能添加了食盐、食用碱(碳酸钠)或小苏打(碳酸氢钠),如挂面、面包、饼干等;还有些方便食品(如方便面、速冻水饺等)在加工过程中还会使用含钠的防腐剂,如枸橼酸钠、苯甲酸钠等。虽然这些食品吃起来不咸,但钠的含量都不低,所以也需要注意控制对这两类食品的摄入。
图4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那日常生活中怎么判断食物里钠的含量呢?这里就告诉大家一个小窍门。大家都购买过预包装食品吧?那有没有注意到包装上面的营养成分表呢?在营养成分表中有一栏显示的就是钠的含量,这是营养标签中必须标示的项目,咱们在购买时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就可以知道食品的钠含量啦。
图5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在上图的营养成分表中,NRV是“中国食品标签营养素参考值”的简称,可用于比较该食品中各营养成分的含量。一般而言,对于钠NRV%超过30%的食品,我们要少购、少吃。尤其是高血压患者,更要严格控制钠的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建议成年人每日食盐的摄入量应不超过5克。
图6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能帮助大家练出“火眼金睛”,识别生活中的高“盐”值食品,提高饮食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成人高血压食养指南(2023年版)[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3,21(6):484-485,507.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