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森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审核:白冲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
想象一下,当你正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时,突然,胸口一阵莫名的疼痛汹涌袭来,呼吸变得异常艰难……这并非电影中的情节,而是自发性气胸可能会让你经历的真实感受。这种看似陌生、实则可能潜伏在我们身边的疾病,正悄然威胁着无数人的健康。那么,究竟什么是自发性气胸?又该如何对其进行预防和治疗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图1 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一、什么是自发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是指在没有外界创伤因素的作用下,肺部组织自行破裂,导致气体进入胸腔,使胸腔内压力升高,肺组织被压缩的一种疾病。正常情况下,胸腔内呈负压状态,肺组织在这种负压的作用下得以正常膨胀和收缩,进行气体交换。而当肺泡破裂,空气逸出并积聚在胸腔内时,就会打破这种平衡,引发一系列症状。
二、为什么会发生自发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的发生往往与多种因素有关。
1.剧烈运动,如跑步、打篮球等可能导致肺内压力突然升高,从而引发气胸。
2.情绪激动,如大笑、大声喊叫等也可能导致气胸。
3.长期吸烟、患有慢性肺部疾病如慢阻肺、肺结核等人群也更容易发生气胸。
三、自发性气胸有哪些临床表现?
1.胸痛:是自发性气胸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尖锐刺痛或撕裂样痛,疼痛部位多在患侧胸部,可向肩部、背部或腹部放射。胸痛的程度因人而异,有的患者疼痛较为剧烈,难以忍受,而有的患者则可能仅有轻微疼痛或不适感。
2.呼吸困难:随着胸腔内气体的增多,肺组织被压缩,患者会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呼吸困难的程度与气胸的严重程度相关,轻度气胸患者可能仅在活动后感到气短,而重度气胸患者可能在静息状态下就会出现明显的呼吸急促、喘息,甚至发绀(口唇发紫)等缺氧表现。
3.咳嗽:部分患者可能会伴有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这是因为胸腔内气体刺激胸膜或气管。咳嗽可能会加重胸痛和呼吸困难的症状。
四、自发性气胸怎样诊断?
1.胸部X线片:是常规用于检测肺部异常的方法,可显示是否存在气体进入胸膜腔。
2.CT扫描:能提供更为详细的解剖信息,帮助确定气胸的存在及严重程度。
3.氧饱和度监测:可以评估肺部血流和氧气交换情况,辅助诊断气胸。
4.胸腔积液分析:可用于鉴别是否为感染导致的气胸以及判断恢复情况。
5.肺功能检测:有助于了解肺部受损程度及管理气胸后的恢复进程。
图2 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五、自发性气胸怎样治疗?
自发性气胸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排除胸腔气体、闭合漏口、促进患肺复张、消除病因及减少复发。
1.对于少量气胸(肺组织压缩比例<20%)且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采取保守治疗。主要包括卧床休息、吸氧等措施。
√通过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可降低胸腔内压力的波动,有利于破裂口的自行闭合。
√吸氧可以提高血液中的氧分压,促进胸腔内气体的吸收。
√一般情况下,经过1~2周的保守治疗,气胸可自行吸收。
2.对于中等量气胸(肺组织压缩比例为20%~50%)或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少量气胸患者,可以采用胸腔穿刺抽气的方法。
3.对于大量气胸(肺组织压缩比例>50%)、张力性气胸或经胸腔穿刺抽气后复发的患者,通常需要进行胸腔闭式引流。
4.对于复发性气胸或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还可考虑手术治疗,如瘘管修补、胸膜剥离或肺切除术等。
六、自发性气胸怎样预防?
1.预防自发性气胸的关键在于避免诱发因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戒烟是首要任务,吸烟会对肺部造成慢性损伤,增加自发性气胸的发病风险。
√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用力,如举重、屏气等,以减少肺部压力。
√保持健康的体重,加强营养饮食,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有助于增强肺部抵抗力。
√对于患有慢性肺部疾病的人群,应积极治疗并控制病情,以有效预防气胸的发生。
2.定期进行体格检查,特别是肺功能检测,这对于有家族史或患慢性肺病的人群尤为重要,有助于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将自发性气胸的风险降到最低。
自发性气胸虽然会给患者带来突然的不适和困扰,但只要我们了解它的相关知识,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就能够有效地应对这一疾病,不用害怕肺突然就“漏了”,让每一次呼吸都充满自由和活力!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