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肺癌的治疗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然而对于部分肺癌患者来说,手术切除创伤较大,并且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肺功能,影响日常生活与劳作能力。
尤其是CT诊断早期肺癌患者,对手术治疗十分恐惧,但是对于自己肺上有这样一个结节又心存顾虑,经常在是否进行手术治疗这一问题上纠结,导致延误了病情;对于肿瘤复发或转移、耐受能力较差的患者,手术治疗风险大,手术可能导致日常生活质量降低。
因此,在针对这些肺癌早期、无法耐受手术、肿瘤复发或肿瘤孤立性转移、惧怕手术的患者,肺结节消融术技术成为了替代技术之一。
高风险患者的微创治愈之路
近日,在益阳市中心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蔡利佳全程指导下,副主任医师胡世锋带领医师郭昊、王兴,成功完成了益阳市首例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结节冷冻消融术。
这标志着医院在肺部微创介入治疗领域迈上了“更微创、更精准、更安全”的新台阶,为众多不适合或不愿接受传统手术的肺结节患者带来了全新的治疗选择。
57岁的曹先生,4个月前体检发现右肺下叶有一个磨玻璃结节,经过相关检查高度怀疑为早期肺癌(原位癌可能性大)。然而,曹先生同时患有多种严重的心脏疾病(中度心脏瓣膜病、房颤、冠心病等),心功能较差(III级),既往因长期心功能不全多次住院治疗,属于传统外科手术的高危人群。面对手术的高风险,曹先生和家属一度陷入焦虑和两难。
(团队在CT引导下穿刺定位消融)
入院后,胸外科手术团队对曹先生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评估。经过与患者及家属的充分沟通,考虑到患者的心功能情况较差,结合肺结节位置大小形态性质等情况,团队最终决定采用创伤极小、风险更低的经皮穿刺肺结节冷冻消融术。
(CT实时引导下右下肺结节冷冻消融过程影像(箭头所示为消融形成与覆盖范围变化))
整个手术在局部麻醉下顺利完成,历时仅约1小时,术后复查,肺部结节消融完全,达到预期效果。手术过程中曹先生未感到明显疼痛不适,术后即刻自行走下手术台!
(术后第二天微小的穿刺点)
冷冻消融术科普
一、什么是肺结节冷冻消融术?
肺结节消融术是一种革命性的微创局部治疗技术,它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开胸或胸腔镜手术,常用的消融技术包括:射频消融(RFA)、微波消融(MWA)、冷冻消融(Cryoablation)、激光消融等。
医院采用冷冻消融术的原理是在CT等影像设备的实时、精准引导下,将一根特制的消融针(探针)经皮肤穿刺,直达肺部结节内部。通过探针尖端释放的极端低温(可达-160℃),使肿瘤组织经历反复冻融循环,导致细胞破裂、微血管栓塞,最终发生彻底的凝固性坏死,从而达到精准“灭活”病灶的目的。
二、哪些人群适合冷冻消融?
• 心肺功能差者
冠心病/慢阻肺/肺功能低下等无法耐受全麻手术者(如案例中曹先生)。
• 高龄体弱者
80岁以上或合并多种慢性病患者。
• 特殊位置结节
贴近胸膜、血管、心脏的“禁区”结节(冷冻不损伤邻近组织)。
• 多发性结节
双侧肺多发结节需保留肺功能者。
• 拒绝手术者
恐惧手术创伤的早期肺癌患者。
• 术后复发/转移
传统手术后残留或转移病灶。
重要提示:需经胸外科专家评估结节性质(大小/类型/位置)后,制定个体化方案。
此次益阳市首例肺结节冷冻消融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医院在精准微创诊疗领域实现了重要突破,为复杂、高危肺结节患者提供了更好的微创诊疗方案。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益阳市中心医院 郭昊 王兴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益阳市中心医院 郭昊 王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