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汉寿县胸痛中心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两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几乎同时被送至汉寿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迅速响应,心血管内科一病区主任朱宏主任医师带领团队“兵分两路”,两台手术同步展开。最终,两名患者成功重建心脏血运、重获生命通道。
双重警报:同一时刻的生命呼救
7月5日上午10点左右,医院急诊室几乎同时接诊到两名特殊患者:余大爷(化名)因胸痛难忍伴晕厥被家属紧急送医,陈先生(化名)也因剧烈胸痛就诊。
危机时刻,医院启动胸痛救治绿色通道,心血管内科、介入中心专家团队迅速集结,从床旁心电图检查到抽血化验,从静脉通路建立到心电监护,每一步都严谨而高效。
根据心电图及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两名患者均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情况十分危急,需要立即手术治疗。
双机齐发:与死神展开“双线作战”
此时,介入室的2台DSA设备严阵以待,开启“双战斗”模式。朱宏主任与家属充分沟通并征得同意后,两组手术团队争分夺秒,将患者快速转运至介入中心,导管室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术前准备。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两组医护团队在相邻导管室同步上演生命保卫战。
(余大爷术前、术后影像图片)
导管一室的余大爷冠状动脉造影示:右冠严重狭窄合并血栓,介入团队高度专注,凭借精湛技术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每一步操作,通过DSA设备清晰探查血管情况,精准将导丝穿过闭塞血管,植入支架、恢复血流......每一个动作精准无误,每一次决策果断迅速。
(陈先生术前、术后影像图片)
导管二室的陈先生冠状动脉造影示:前降支中段以远完全闭塞,介入团队稳中求快迅速将指引导管准确到位,送导丝通过狭窄部位,药物球囊扩张后,远端血流恢复正常,监护仪上抬高的ST段开始回落,陈先生胸痛症状明显缓解。
双向告捷:两位患者重获“心”生
经过“双DSA并行抢救”,两位患者的血管成功开通,顺利重获“心”生。术后,两名患者转至心血管监护室(CCU)接受密切监护与后续治疗,术后恢复良好,目前均已康复出院。
此次两名心梗患者的快速、同时、高效救治,不仅得益于心血管内科团队快速的反应能力、过硬的急救技能,同时离不开医院两台DSA设备的“硬核助力”,确保了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
实力护航:从“救命设备”到“全域守护”

介入中心何建军主任介绍:自2014年8月开展首例介入手术以来,医院已成功完成近1.5万例DSA下介入手术。新投入的Artis Q Celing DSA设备具备3D后处理、3D路图、支架精显等世界领先功能,性能全面超越市售多数机型。
“双DSA时代”使介入室的硬件实现了跨越式提升,不仅避免“占台”发生,更将提升诊疗效率,使介入中心在胸痛、心脑血管危重症、创伤出血、肿瘤介入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进一步提升区域医疗救治水平。
目前,汉寿县人民医院运用DSA设备开展的介入治疗覆盖多个领域:
心血管介入: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起搏器植入、射频消融等;
脑血管介入:脑血管造影、颅内血栓取出、动脉瘤栓塞治疗等;
外周血管介入:动静脉支架植入、出血性疾病栓塞治疗等;
肿瘤介入:肿瘤灌注化疗、栓塞治疗等;
其他非血管介入:食道/肠道支架置入、胆道引流等。
郑重提醒
急性胸痛,牢记两个“120”:有胸痛,立即拨打120;急性心梗发生后,务必在黄金120分钟内就医,可大幅降低病死率与致残率!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汉寿县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一病区 朱宏、介入中心 何建军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汉寿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