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笔头菜,接续草,公母草,搂接草,空心草,马蜂草,节节草,接骨草

功效:清热利尿,止血,平肝明目,止咳平喘诗囊棋局总荒芜,欲问荆高旧酒垆。

恰喜故人频折简,不须野鸟更提壶。

此诗是清代诗人彭孙遹对植物问荆的描写。问荆,隶属木贼科木贼属,它是普通的野生植物,常生在海拔3700米以下的区域,尤喜潮湿草地、沟渠旁、沙质土壤、耕地、山坡及草甸等环境。问荆在中国分布甚广,几乎遍及全国。除中国外,荆草也见于日本、朝鲜半岛、喜马拉雅山脉、俄罗斯、欧洲及北美洲等地,成为全球性植物种类之一。

问荆是中小型蕨类植物,在植物界中,占据独特的地位。它保留远古时的特征,成为现存最古老的植物之一。问荆的历史,可追溯到恐龙时代。在漫长的生物进化和发展历程中,无数植物经历岁月变迁,而蕨类植物无疑是令人惊叹的奇迹。据科学家研究,问荆的存在时间,已超过三亿年,它是最早适应陆地环境的生物之一,也是恐龙时代的见证者。

在恐龙统治地球时,问荆与蕨类植物共存,曾是许多植食性恐龙的主要食物。尽管恐龙已灭绝,但问荆与蕨类植物依然顽强生存,仿佛在诉说着那个时代的辉煌。此外,蕨类植物还是裸子植物的祖先,为裸子植物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尽管许多裸子植物,如今已成为孑遗植物,但问荆依旧生机勃勃,展示着顽强的生命力。同时,蕨类植物,还是开花植物的始祖。在如今,花满山野,世界色彩斑斓,尽管有花植物,已成为植物界的主流,但蕨类植物在自然界中,依然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蕨类问荆的存在,不仅见证了地球生命的演变,也为现代植物的多样性奠定了基础。

问荆之名,古称“问金草”。相传很久以前,天上的财神漫步人间,亲自了解百姓的疾苦。当他目睹贫穷者,在冰冷河水中,不断捞沙淘金,试图从河底泥沙中,寻找微薄的金粒。这些劳动者,不仅承受着身体上的巨大痛苦,还因长时间劳作而积劳成疾,患上各种疾病。财神见后,心生怜悯与同情。

因此,财神决定施以援手,帮助勤劳而贫困的百姓。他想出一个方案,既能帮助他们发现金矿,又能为他们提供治疗疾病的良方,可谓一举两得。财神发现一种神奇的草本植物,它不仅生长在富含金矿的土壤中,还能辅助治疗因辛勤劳作而引发的多种疾病。于是,财神将神奇的草种,播撒在藏有金子的区域,期望这种草,能引导穷人发现金矿,同时为他们带来健康。随着时间的流逝,百姓渐渐发现了这个秘密,这种草总出现在含有“金属”成分的土壤中,尤其在富含黄金或金沙的地区更为常见。百姓循着这种草的分布,探寻可能蕴藏黄金或金沙之处。为了纪念神奇的草,便赋予它一个名字——“问金草”。

问荆的茎干分节明显,形态类似“竹节”,它的叶片退化成鞘状齿,整体外观纤细,形似荆条,因此而得名。问荆的茎干有两种不同的形态,分别为不育枝和能育枝,植物学上称为“叶(枝)二型”。初春时分,黄棕色的能育枝率先萌发,破土而出,顶端有圆柱形孢子囊穗,形似小笔帽,因为又被称为“笔头菜”,这些枝条没有轮茎分枝,脊部也不明显,表面布满了密集的纵沟;鞘筒栗棕色或淡黄色,狭长三角形鞘齿也是栗棕色,鞘背仅在上部有一条浅浅的纵沟。孢子释放后,能育枝便会枯萎。因此,问荆便有“公母草”的别称,其中能育枝代表“母”字的由来。

随之,绿色不育枝也叫营养枝发芽了,就是公母草里的“公”字的代表。它直立向上,从根状茎上长出来,多分枝。这些枝条的脊部是弧形,没有棱角,表面有横纹,没有小瘤;绿色鞘筒狭长,鞘齿三角形,中间部分为黑棕色,边缘是膜质的淡棕色。扁平状侧枝显得柔软而纤细,有三至四条狭长而高耸的脊,脊的背部有横纹;淡棕色鞘齿披针形,边缘膜质。由于问荆的茎干富含硅质,因此,它呈现出一种“铮亮”的光泽,给人一种坚硬如铁的视觉。不育枝和能育枝,总会让人误以为这是两种植物,因为不育枝与能育枝在外形上,俨然就像是两种植物,这就是大自然的奇妙之处!

问荆鳞片状的叶片非常细小,环绕在茎基部,形成一个小小的鞘状结构,因此看起来,像是没有明显的叶片。问荆没有花朵,也没有果实和种子,它属于孢子植物,是以孢子来繁殖的。春分前后,孢子逐渐成熟,长在茎顶的孢子囊中。孢子囊穗圆柱形,顶端钝圆,孢子囊内孢子一旦成熟,它的柄会伸长,弹射出一粒粒孢子,随风散落,飘散到周围的土壤中,开始新的生命历程,从而完成繁殖过程。

问荆黑棕色的根茎斜升、直立或横走,具有明显的节和根。它的根系非常发达,拥有极强的生长能力,能够深入土壤数米之深,无论是在干旱,还是湿润的环境中,它都能茁壮成长。即使人们将地表的问荆根系彻底清除,只要条件成熟,它依然能够恢复生命力。这种顽强的恢复能力,恰如俗语:“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问荆根系常与金矿共生,这是它的特殊偏好。它能够利用根系的分支,从土壤中吸收有色金属,如铜、铁、铝、镁等都会成为它的“食物”。在古代,人们在探寻金矿时,往往依据问荆的生长状况和茂盛程度,来推断周边金属的含量,并据此验证金矿的存在。正是这一特性,问荆被赋予了“黄金草”或“吸金草”的别称。因此,问荆被形象地描述为,世上最贪婪财富的,最有野心的,也是最富有的植物。通常情况下,问荆生长越旺盛的区域,土壤中的金属含量相对较高。此外,问荆的根系还能吸收水中有害物质,特别是吸收重金属的能力,因此,在水体净化方面,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在湿地生态系统中,问荆有助于抑制水体的富营养化,从而维护生态平衡,也成为人类探寻矿产资源的重要线索。

那年春季,我在山林追花。出乎意料,我偶然发现一片问荆。初见时,我误以为它们是蘑菇,但仔细观察后,似乎又属于腐生植物。问荆的茎干,如同直立的柱子,由多个小节构成,每个小节周围,斜向伸出一圈“小枝”,这些小枝通过类似叶鞘的结构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结构,犹如一顶顶小巧玲珑的帽子,宛如童话故事中的小公主,美丽且充满神秘感,原来植物界的奥妙如此有趣。问荆有序地排列,顶端尚未展开的伞状结构,又宛如一群等待着某种信号的棕色精灵。阳光透过它们的茎干,显现出一种透明的质感,酷似玻璃制品。这是首次遇见问荆,却深深吸引了我,情不自禁地伸手拔起一根。细致观察后,我发现它的茎干,竟是空心的,仿佛是自然界精心雕琢的艺术品。随后,我逐节拔下,仔细研究每一个细节,然后,又逐节将它们重新组合,我仿佛在进行一场趣味盎然的拼接游戏。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领略了问荆的独特之美,还体验到与自然界的互动所带来的乐趣。

如今,问荆对大豆、小麦、玉米、马铃薯、油菜等农作物的生长构成了威胁。农民对它深感厌恶,称它为“缺德草”。因为问荆的根系发达,能迅速蔓延到农田,成为一种难以控制的杂草。尽管在农田中不受欢迎,但在某些绿化区域,这种根系强健的植物,却恰恰是所需之物。许多人欣赏问荆的外观,将其培育成观赏盆景。俄罗斯的科学家们发现,问荆所谓的缺点,实际上也有潜在的益处,它含有的植物化学成分,能够抑制多达三十种杂草的生长。因此,问荆有望被开发成一种环保、无污染的植物源除草剂,在农业领域有显著的潜力。同时,问荆以其独特药用价值,成为当前研究的焦点。《本草拾遗》中记载:“主结气瘤痛,上气气急。”问荆可清热解毒,可排出体内的火气和毒素,问荆还可利尿之用。

问荆,古老的植物,历经千年的风雨洗礼,见证无数历史的变迁。遇水迅速展开,仿佛与自然界,进行着一场无声的交流。种子一旦着地,便迅速扎根发芽,在各种环境中顽强生长,似乎向世人展示着生命的奇迹。问荆不仅仅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精神的引领,提醒我们,无论面对何种困难,都应保持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态度。正是这种顽强的生命力,使得问荆成为一个传奇,一个在自然界中,不断创造奇迹的传奇。

(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 | 陈凤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2020年获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建区60周年长白山生态文明建设优秀志愿者”称号。```

来源: 吉林科普微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