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解读
引领科学防控
东莞爱尔《近视管理白皮书(2025)》
专家共识科普课堂圆满举行
近视防控新共识,科学管理有方向!近日,东莞爱尔眼科医院成功举办《近视管理白皮书(2025)专家共识宣讲会》科普课堂。本次活动特邀医院视光科扶城宾主任深度解读最新行业共识,为现场众多关注孩子眼健康的家长们带来了一场专业、前沿、实用的近视防控知识盛宴。
聚焦前沿
权威共识指明近视防控新路径
**《近视管理白皮书白皮书》有什么作用和意义,**对家长有什么帮助吗?
面对网络上纷繁复杂、众说纷纭的近视防控信息,许多家长常常陷入“越查越迷茫”的困境。而这份白皮书,正是家长们翘首以盼的权威近视防控指南。
《近视管理白皮书(2025)》由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视光专业委员会及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视光学组的权威专家,在对近3年国内外有关近视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充分讨论并广泛征询意见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撰写初稿,由学组牵头组织百余位眼科和眼视光学专家经过开放讨论、多轮修改、审稿及定稿等程序,最终形成本共识,供广大眼健康领域专业工作者参阅。
这份专家共识机制确保了内容的科学性与前沿性,也是国内近视防控领域最具权威性的指导文件。是医护人员开展防控工作的“路线图”,更是家长和孩子进行科学近视防控的权威“说明书”。
作为本次活动的核心环节,扶城宾主任以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等权威机构联合发布的《近视管理白皮书(2025)》为核心,进行了深入浅出、生动详实的解读。扶主任的讲解紧扣国家近视防控战略,结合东莞地区儿童青少年近视现状,重点分享了以下关键内容:
01****精准人群分类与管理
白皮书对不同人群实施差异化管理:
未近视儿童(含近视前期):
核心在于建立屈光档案、定期监测(眼轴、角膜曲率)、加强行为干预(充足户外活动、良好用眼习惯)。
近视儿童青少年(核心目标人群):
需积极采取光学干预和/或药物控制,目标是延缓近视进展,降低发展为高度近视及并发眼病的风险(如近视黄斑病变、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等)。
扶主任特别警示:近视600度以上患视网膜病变的风险更高
02****近视防控“抓早抓小”
扶主任指出,小学阶段(6-12岁)是近视防控的黄金期,其中 6-9岁更是至关重要的“钻石期”。近视发病年龄越小,进展速度通常越快,因此早期干预(早防、早控)是获得长期收益的关键。
03****循证有效的近视控制手段
扶主任结合大量临床研究数据,详细解析了目前经证实有效的近视管理手段:
光学干预 - 多点离焦框架眼镜:
通过特殊光学设计,在视网膜周边形成近视性离焦信号,达到管理近视的效果。
光学干预 - 角膜塑形术(OK镜):
原理与优势:利用镜片特殊设计和泪液作用,夜间佩戴改变角膜形态,改善周边视网膜离焦,从而有效抑制眼轴增长,延缓近视加深。对比普通框架眼镜,OK镜能显著减缓近视进展。
基石作用不可替代
暑期日常护眼科普:
“一增”:
保证每天日间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周累计14小时),阳光是重要的保护因素。
“一减”:
减少近距离用眼强度和时间,保持“一拳一尺一寸”正确读写姿势。
“20-20-20”法则:
近距离用眼20分钟,抬头眺望20英尺(约6米)外物体至少20秒。
充足睡眠:
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
均衡饮食:
少吃甜食、含糖饮料、油炸食品;多吃蔬果、鱼类、优质蛋白。
扶主任的讲解逻辑清晰、数据详实、案例生动,将专业的白皮书内容转化为家长易于理解的实用知识。现场座无虚席,家长们专注聆听,纷纷用手机记录课件重点。互动答疑环节,家长就孩子具体的干预方案选择等提问,扶主任给予了细致的解答。
活动结束后,家长们表示受益匪浅:
“以前只知道近视要戴眼镜,现在明白了要‘控制’,而且不同年龄、不同情况方法完全不同,‘分层管理’的概念非常实用。”
“‘黄金期’、‘钻石期’的说法印象深刻,原来6-9岁这么关键!回去要立刻调整孩子的用眼习惯和户外时间。”
权威引领,共筑清晰未来
本次《近视管理白皮书(2025)》专家共识科普课堂的成功举办,是东莞爱尔眼科医院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普及科学眼健康知识的重要举措。扶城宾主任的专业解读,不仅传递了最新的近视防控理念和策略,更有效提升了家长们的科学认知和防控能力。
东莞爱尔眼科医院视光科拥有专业的团队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始终致力于为东莞地区的儿童青少年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近视管理解决方案。我们相信,在权威共识的指引下,通过医疗机构、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定能有效守护孩子们的清晰“视”界,助力他们拥抱光明未来!
来源: 东莞爱尔眼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