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在医生办公室,看到他们跷着二郎腿快速敲病历;中午,在食堂扒饭时,也总能瞅见不少同事跷着二郎腿;下午,在开会记笔记时,低头写着写着,自己的一条腿就不自觉地搭上了另一条腿。

作为医务人员的我们,天天叮嘱患者 “姿势要正确”,自己却常被这个小动作 “带偏”。“二郎腿” 这看似放松的姿势,却藏着不少隐患。

办公伏案久坐的我们,本就让腰肩 “压力山大”,跷二郎腿时骨盆一歪,脊柱就像被拧成了麻花,腰椎两侧肌肉一侧紧绷一侧松弛,时间长了,腰背酸痛可能就找上门,甚至加重颈椎、腰椎的劳损。

再说腿,跷腿会让下肢血管受压明显,偶尔麻一下还好,长期下来可能让静脉回流变缓,尤其咱女同事,还会悄悄埋下静脉曲张的伏笔。膝盖也遭罪,两腿 “高低错位”,关节受力不均,年纪大了容易膝盖疼。

是不是感觉自己已经很习惯跷二郎腿了,可怎么改呢?

其实,改起来也简单。

1.坐椅子时,双脚平踩地面,膝盖与臀部齐平,背后靠个小靠枕。

2.开会时在腿上放个笔记本,用 “没空跷腿” 提醒自己。实在忍不住,就定个手机闹钟,每3分钟换一次腿,别让单侧一直受压。

咱守护患者健康,也得护好自己的 “老腰老腿”。放下二郎腿,坐得端正些,才能更有劲儿护理患者。

来源: 温州市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