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35岁的白领小王又一次被右眼后方尖锐的疼痛惊醒。这种仿佛有电钻在颅骨内旋转的剧痛,伴随着眼前闪烁的锯齿状光斑,让她蜷缩在床上止不住干呕。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谢乐副主任医师介绍,这不是普通的头痛,而是被称为“大脑飓风”的偏头痛。世界卫生组织将偏头痛列为全球第七大致残性疾病。长期慢性偏头痛患者的海马体体积平均缩小5%,杏仁核活跃度异常增高,这些都是焦虑抑郁高发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解码偏头痛:什么是偏头痛?
偏头痛本质上是一种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就像突然断电的计算机,大脑中的三叉神经血管系统异常放电,导致脑血管先收缩后扩张。
这种“过山车式”的血流变化会引发连锁反应: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等疼痛介质大量释放,形成类似多米诺骨牌效应的神经传导异常。
偏头痛典型发作分为四个时期:
1.前驱期(疲劳、颈部僵硬);
2.先兆期(视觉异常、语言障碍);
3.发作期(单侧搏动性疼痛);
4.后驱期(宿醉感)。
约30%患者会出现“视觉先兆”,表现为眼前闪光、锯齿形波纹或视野缺损,这种被称为“大脑皮层扩散性抑制”的现象,实际上是神经元电活动异常扩散的直观表现。
如何自测头痛分型?
一、偏头痛
1.单侧搏动性疼痛(60%以单侧出现为主);
2.发作时伴恶心呕吐(严重时能吐出胆汁);
3.怕光怕声(窗帘拉紧仍觉得阳光刺眼);
4.视觉先兆(眼前闪现闪电、锯齿波纹);
二、紧张型头痛
1.弥漫性双侧钝痛;
2.疼痛不局限某一固定部位,呈弥漫性;
3.无恶心呕吐、畏光畏声、视觉先兆。
三、丛集性疼痛
1.100%单侧头痛尖痛,(发作时产生剧烈疼痛,甚者以头撞墙);
2.疼痛部位集中于眶周、前额、颞部;
3.可出现恶心呕吐、畏光畏声,无视觉先兆。
针对偏头痛有哪些应对举措?
一、建立头痛日记,精准预防
建立头痛日记至关重要,用手机备忘录记下每次发作前的饮食/活动,精准锁定你的“专属雷区”。比如:
**1.饮食雷区:**红酒、奶酪、巧克力(含酪胺)、代糖(阿斯巴甜)、味精、腌肉(亚硝酸盐);
**2.作息雷区:**熬夜、周末补觉(生物钟紊乱)、饿肚子(血糖骤降);
**3.环境雷区:**闪烁的屏幕、密闭空间、香水味、天气骤变(气压变化≈大脑地震)。用心记录下每一次头痛发作时的诱因,之后便可以精准预防。
二、西医药物控制治疗
1.急性发作期治疗
**轻度发作:**首选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等。
对于禁忌或疗效差的可备选地坦类,服用后8h内不可驾驶车辆)。
**中重度发作:**首选曲普坦类,需在发作早期使用。
注意事项:避免过度使用止痛药(≥3天/周可能引发药物过量性头痛)。心血管疾病患者慎用曲普坦和麦角胺类药物。
**禁用:**阿片类镇痛药,具有依赖性,服用会上瘾。
2.中医特色干预治疗
(1)刮痧疗法:沿头部经络轻柔刮拭,疏通气血瘀滞;
(2)火龙罐治疗:结合艾灸的热力与罐疗的吸附作用,调和阴阳,疏通经络;
(3)放血疗法:使用活血化瘀之法,祛除淤血,缓解局部炎症,镇痛抗炎;
(4)耳穴治疗:选取内分泌、肾、心等穴位持续刺激经络穴位,镇痛通络;
(5)穴位按压:选取“合谷穴”,按至酸胀“得气”后可止痛(虎口处持续按揉2分钟)。
3.非药物干预的魔力
规律的有氧运动能提升β-内啡肽水平,每周3次、每次40分钟的快走或游泳效果显著,但需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引起头痛;也可以选择冥想、瑜伽、深呼吸练习等缓解压力,降低头痛的发作频率。还可以采用毛巾包冰袋敷10分钟患处,这也可有效缓解疼痛。
4.建立规律生物钟比任何药物都重要
保持固定作息时间,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长(7/8h一天),睡眠时长波动控制在1小时内。
压力管理可采用“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每天练习3组,提高睡眠质量,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
专家提醒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脑病科)谢乐主任提醒,偏头痛的治疗需遵循“个体化”原则,用药需经专业医师指导。同时,结合头痛日记规避诱因、坚持中医特色干预及规律作息等,能更有效地管理偏头痛,减少发作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脑病科)谢乐 李懿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谢乐 李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