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日,“赣食十味”科普行动团队首站走进樟树市双金园艺场,开启药膳食养文化的溯源之旅。
来自江西省药膳食养研究会、央视发现品牌栏目组、南昌市科技教培协会、南昌理工学院的多方力量齐聚中国药都·江西樟树,与双金园艺场付小文书记及其团队深入交流,共同探寻“赣食十味”食材的生长密码与科普根基。
作为“赣食十味”药食同源食材的重要源头,双金园艺场的优势一目了然——土地肥沃、气候温润,为道地药材生长提供了天然沃土。眼下,这里正推进300亩“赣食十味”示范种植基地建设,这也是全省唯一的一个聚焦“赣食十味”专属示范基地。与规模化种植不同,基地以“品种展示、标准制定、技术示范”为核心,田间已规划“樟头红”陈皮、泰和乌鸡(配套养殖区)、黄精、白莲等代表性食材的分区培育区,工人正精细开展种苗优选、种植规范试验,未来将为全省提供可复制的标准化样本。这片“成长中”的基地,注定成为“赣食十味”从“特性到标准”的直观科普阵地。
现场亮点纷呈:江西省药膳食养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媛媛为园艺场授牌《“赣食十味”药食同源食材科普阵地》,让田间地头变身科普“第一课堂”;南昌市科技教培协会会长严俊与付小文书记深入洽谈,计划将此处打造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田间实践基地,让市民近距离感受药材生长的奥秘。
当日下午,团队转赴樟树园艺场,将焦点对准“樟头红”陈皮的产业化发展。调研团与园艺场杜志勇书记、江西商洲红农产品有限公司张绪林董事长围坐探讨,从种植标准到仓储陈化技术,从产品线拓展到市场渠道搭建,全方位梳理全产业链布局思路。央视发现品牌栏目组董建斌主任的镜头全程聚焦:记录不同年份陈皮的色泽纹理差异,追踪从标准化种植到精细化加工的全链条轨迹,捕捉品牌推广的创新思路。这些影像不仅是产业化成果的鲜活注脚,更将通过媒体传播放大“樟头红”陈皮的产业价值。
7月12日的行程,让“赣食十味”的科普根基愈发清晰——从源头种植到产业规划,每一步都为食养文化的传播埋下伏笔。
来源: 江西省药膳食养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