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但它既不呆也不傻,只是大脑偶尔想翘班。尤其是轻度阶段,老人们可能只是变得像金鱼一样——记忆只有7秒,或者像家里的Wi-Fi,信号时强时弱。

这时候,与其焦虑地数落老人怎么又忘了,不如换个思路——既然记忆会迷路,那我们就用亲情给它当导航。

轻度阿尔茨海默症:大脑的健忘模式已开启。患上轻度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们,通常会有以下萌点:

1.记忆像金鱼:我早饭吃了吗?(刚吃完饭不久)。

2.找词像断网:那个……那个……圆圆的、能吃的……苹果!(终于加载成功)。

3.导航像迷路:超市在哪儿来着(其实就在小区门口)。

4.脾气像天气:刚才还笑呵呵,突然就emo了(别慌,哄一哄就好)。

这时候,家人的理解和幽默感,比药片还管用!

亲情疗法:把护理变成温馨喜剧

1. 记忆训练?不,是故事大会!

老人记不住最近的事?没关系,陪他们聊过去。

翻老照片:妈,这张照片里您穿的花衬衫,现在穿依然潮。

唱老歌:一起哼《甜蜜蜜》,说不定比KTV还嗨。

讲家族八卦:您当年是怎么和老爸认识的啊(可能每次版本都不一样,但很有趣)。

效果:大脑像被按摩了一样,越用越灵活。

2. 日常任务?变成游戏!

超市寻宝:写个购物清单,让老人帮忙找(找到就夸:您眼神比我还好)。

厨房小助手:让老人帮忙洗菜,哪怕慢一点,成就感满满。

记忆大挑战:妈,昨天那集电视剧演到哪儿了(哪怕她编个剧情,也很有趣)?

效果:既锻炼大脑,又避免老人觉得自己没用。

3. 情绪管理?用幽默化解!

老人发脾气?假装惊讶:哇,您这气势,年轻时是不是当过领导?

老人重复问题?接梗:您问第三遍了,看来这事真的很重要!

老人找不到东西?一起演侦探:咱们来推理一下,上次用它是什么时候?

效果:笑声比药物更能缓解焦虑。

家居环境:给健忘大脑开外挂

便签大法:冰箱上写牛奶在这里,门上贴记得带钥匙。

智能提醒:用语音助手设置吃药提醒,老人会觉得这机器真聪明。

安全第一:把危险物品收好,毕竟老人可能突然想探索新技能(比如用微波炉热拖鞋……)。

照顾者生存指南:别让自己先“痴呆”了

照顾阿尔茨海默症亲人,就像玩一款超长待机的养成游戏——需要耐心,也需要给自己充电。

偷偷放松:老人午睡时,赶紧刷个剧、吃个零食,补充快乐值。

呼叫援军:别硬扛,让兄弟姐妹轮流值班,或者请护工帮忙。

加入战友群:网上有很多家属交流群,你会发现——原来大家都这样。

什么时候该叫外援?

如果老人出现以下情况,可能需要专业帮助:

忘记关火,差点把厨房变烧烤摊。

半夜穿睡衣出门“晨练”。

把孙子认成年轻时的老伴……

阿尔茨海默症会偷走记忆,但偷不走爱和笑声。用幽默、耐心和创意,让每一天都温暖有趣。 家人的陪伴能刺激大脑残存的记忆区域,就像给生锈的齿轮滴润滑油——虽然不能逆转病情,但能让遗忘的节奏慢一点,再慢一点。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6病区护师金明明

来源: 温州市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