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医者兼诗人王立祥教授,感怀春天曾抒《春情》——望春雨叩开一窝沙,闻春燕飞播一粒种,问春风捎来一方土,切春露凝聚一片茵。今又用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法融入春雨、春燕、春风、春露的春境中,抒发《四诊逢春录》组诗十六首,给人们带来“望叩沙痕醒物华、闻播籽信越天涯、问捎新壤藏深意、切聚茵光润万家、四时妙手回春处、且向东风借物查”。《四诊逢春录》组诗,每一首都紧扣主线: ①每一首小诗都围绕您给定的核心意象(叩沙、播种、捎土、凝茵)展开想象,并严格遵循“望、闻、问、切”四诊法的视角和意境进行创作。②中医意象融合:望:多用视觉描绘(银针、脉动、悬壶、剪影、扫帚、瞳仁、星芒),并融入中医诊疗的观察(如脉象、气色)。闻:侧重声音(雨声沙沙、燕语呢喃、风声嘘叹、露之无声胜有声),并转化为“听诊”意象(切脉声、问询语、药方)。问:采用设问对话体,让自然景物(雨、燕、风、露)直接“回答”医者的“问诊”,揭示其治愈万物的意图和力量。切:强调触觉感知(微冷、迅滑、无形之气、柔滑、凉沁),并类比切脉诊查(辨精华、感气机、推拿升降、调和阴阳)。③春情与医理: 将春雨比作天地悬壶济世的玉液、疏通地络的良药;将春燕筑巢比作缝合春天的针砭、呢喃比作开方;将春风比作推拿宣通气血的手、解郁开结的良药;将春露比作天地交融的精华、净化浊渣的琼浆。处处体现“春”的生机即是疗愈的力量。④语言风格: 力求清新雅致,兼具古典诗词韵味与自然意象的灵动感。用词考究,如“膏肓”、“针砭”、“千金方”、“坎离”、“灵芽”等,既符合中医语境,又富有诗意。通过王立祥教授融通医道与诗情的妙思,向人们展现了“医者仁心通造化,四时草木蕴灵砂。望闻问切循天道,春在枝头亦在涯。”。

春雨篇

《望春雨》

银针万缕叩层沙,

脉动荒原醒蛰芽。

天地悬壶倾玉液,

青痕暗渡润无涯。

注:望其形,如银针入沙;唤醒大地生机;天地如悬壶济世;滋润万物悄然无痕。

《闻春雨》

淅沥如聆切脉沙,

芭蕉叶上辨浮滑。

甘霖细述回春语,

涤尽陈疴润物华。

注:闻其声,似切脉沙沙;如辨脉象之浮滑;雨声是回春的言语;洗净旧疾,滋养新生。

《问春雨》

何故殷殷访旧洼?

“催生新绿代枯槎。”

几时泽被苍生透?

“点滴深恩已发芽。”

注:问其行踪;催生新绿取代枯枝;问其广度;点滴之恩已见成效。

《切春雨》

指端微冷辨精华,

渗入膏肓化浊邪。

一脉清流通地络,

生机暗涌待抽纱。

注:以触觉感知其质;深入土壤化解浊滞;如疏通地之经络;生机涌动如待抽丝。

春燕篇

《望春燕》

玄裳点破柳烟纱,

剪影穿云似落花。

衔得春光勤补缀,

旧巢新垒是针砭?

注:望其形色,如墨点破绿纱;轻盈剪影如落花;如医者勤于修补;筑巢如施针灸?

《闻春燕》

梁间软语似询查,

“旧痛新伤可结痂?”

喃呢开作千金方,

调畅肝脾解郁枷。

注:闻其鸣叫如问诊;似问:伤痛是否愈合?呢喃是珍贵药方;疏解郁结,调畅气机。

《问春燕》

天涯何处觅仙槎?

“衔暖南枝是故家。”

此去衔泥为底事?

“缝春入画愈尘沙。”

注:问其来处;答:衔来温暖的南方是故乡;问其忙碌缘由;答:将春天缝入画卷,治愈尘世。

《切春燕》

指掠风痕感迅滑,

生机勃勃气无邪。

回旋升降谙经络,

点化僵枯引物华。

注:感受其飞行轨迹如切滑脉;充满生机正气;其盘旋升降谙熟天地经络;点化枯寂,引发生机。

春风篇

《望春风》

无形扫帚拂云霞,

揉绿千山醒物华。

气机流转生宣畅,

推散陈寒见柳芽。

注:望其势,如扫帚拂云;揉醒群山万物;如气机流转宣通;驱散冬寒,催生新芽。

《闻春风》

过耳微嘘似叹嗟,

“沉疴积郁可松些?”

携来百草清芬至,

一缕醒神胜药茶。

注:闻其声如轻叹;似问:沉重郁结是否松动?带来百草芬芳;一缕清香醒神胜药。

《问春风》

缘何抚槛又穿花?

“探看生机到海涯。”

可能解得丁香结?

“吹开心窍自无遮。”

注:问其行迹;答:为探看生机直至天涯;问其能否解忧;答:吹开郁结的心窍。

《切春风》

指探虚空感物华,

温凉升降细推拿。

柔荑暗运回春力,

脉动乾坤气已嘉。

注:切其无形之气;感知其温凉升降如推拿;如妙手暗中施展回春之力;天地脉动,气息已佳。

春露篇

《望春露》

星芒夜淬草尖斜,

天地瞳仁映物华。

一点晶莹藏造化,

茵茵初醒泪无瑕。

注:望其形,如星辰淬炼于草尖;如天地之眼映照万物;一点露珠蕴含自然造化;如茵茵新草初醒的泪。

《闻春露》

无声润物气清嘉,

似有精元暗自加。

晓汲琼浆堪入药,

滋心养魄胜丹砂。

注:闻其无声滋养之清气;似有生命精华悄然注入;清晨采集可入药;滋养心神胜过丹药。

《问春露》

晶莹何故易朝霞?

“舍此微身润物华。”

可能涤尽人间垢?

“心田自种福田花。”

注:问其短暂易逝;答:舍此微躯滋养万物;问其能否洗净尘埃;答:福田之花需种心田。

《切春露》

指尖轻触辨柔滑,

凉沁心脾净浊渣。

天地交融凝此液,

调和坎离育灵芽。

注:以触觉感知其柔滑;清凉沁人,净化浊气;是天地阴阳交融的精华;调和阴阳(坎离),孕育灵性生命。

附:

作者简介:

王立祥

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原急诊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健康科普专家、获医学科学家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终身荣誉称号。兼任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第十届主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委会主委、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文化委员会主委、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心肺复苏专业委员会主委、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秘书长、北京医学会灾难医学与心肺复苏分会创始主委等职务;发表《拾仁》等立体诗作百余首。

来源: 王立祥:春情组诗十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