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的“叛军”悄然入侵,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正在上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许会听到一些陌生的疾病名称,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GBM)便是其中之一。尽管名字生疏,它却是大脑中最常见、最具侵袭性的恶性肿瘤,被称为“癌王”。
当胶质细胞——本应守护神经元的“卫士”——失控癌变,便会化身凶残的“叛军”,在人体指挥中心掀起一场毁灭性风暴。
正值7月17日世界胶质母细胞瘤关爱日,让我们揭开这一疾病的面纱,用科学照亮生命的希望。
一、什么是“胶母”?
胶质母细胞瘤(临床简称“胶母”)起源于大脑或脊髓的胶质细胞。这些细胞原本承担着支持、滋养神经元的重要职责,但一旦发生恶性突变,便会疯狂增殖,形成高度侵袭性的肿瘤。
其特点鲜明:
1、生长迅猛:肿瘤可在数周内显著增大,如野火般侵蚀正常脑组织;
2、边界模糊:癌细胞像树根一样深入健康脑区,手术难以彻底清除;
3、恶性巅峰:在胶质瘤分级(WHO 1-4级)中属最凶险的4级,五年生存率不足10%。
大脑“沦陷”的警示:若将大脑比作身体的“总指挥”,胶母的侵袭便是“指挥中枢”的灾难性故障,轻则指令紊乱,重则系统崩坏。
二、发病率与危害:隐匿的“生命收割者”
胶质母细胞瘤在我国年发病率为5-8/10万,占所有原发恶性脑肿瘤的50%以上,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最常见于中老年人,且男性患者更为多见。
胶质母细胞瘤的症状包括头痛、呕吐、认知功能下降、运动障碍等。患者可能会感到疲倦、失眠,甚至出现癫痫发作。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三、胶质母细胞瘤的诊断:捕捉大脑中的“幽灵”
早期精准诊断是赢得治疗时间的关键。现代医学已形成多维度“侦查网”:
(注:约70%患者通过MRI增强发现典型“花环样”强化病灶——肿瘤疯狂生长的标志)
四、治疗:从传统到前沿的“生命保卫战”
治疗胶质母细胞瘤时,各种因素都需要考虑,包括肿瘤的位置、类型和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况,选择适合病情的个体化治疗。常见的治疗手段包括:
1、手术
手术是切除胶质母细胞瘤的最主要的治疗方法。通过显微手术可以最大程度地切除肿瘤组织,保留患者的神经功能。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目前有多种辅助手段来保障术中肿瘤的安全切除和功能保留,如神经导航、术中超声、术中电生理监测、黄荧光等。
2、放疗
放疗可以通过高能射线照射肿瘤区域来杀死肿瘤细胞,使其停止生长和扩散。放疗通常与手术一起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3、化疗
化疗使用药物来杀死肿瘤细胞。化疗可能会通过口服药物、注射或在手术中直接给药的方式进行。
4、其他
其他如电场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都是胶质母细胞瘤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
五、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的“护脑指南”
虽无绝对预防手段,但可科学降低风险:
1、规避辐射
减少不必要的头部CT检查,儿童尤需谨慎;
2、屏蔽毒素
远离化工污染物(苯类、重金属)、戒烟限酒;
3、强化免疫
富含抗氧化剂饮食(蓝莓、西兰花)、规律运动、充足睡眠;
4、高危监测
家族遗传者(如神经纤维瘤病)定期做脑部MRI筛查。
以科学之名,为生命“拆弹”
胶质母细胞瘤的战争仍硝烟弥漫,但CAR-T疗法、硼中子俘获、电场治疗等创新技术正不断撕破黑暗。
在“世界胶质母细胞瘤关爱日”之际,湖南省肿瘤医院呼吁:
1、关注早期症状,头痛呕吐莫轻视;
2、支持患者群体,打破“四少三多”困境(关注少、疗法少、治愈少、患者少;后遗症多、费用多、弯路多);
3、推动临床研究,让更多新药从实验室奔向病床!
每一次科技进步,都是患者生命尺度的延伸。正如医学家威廉·奥斯勒所言:“医学是科学与人文的交汇点。” 抗击胶母,我们正以科学为矛,以关怀为盾,为大脑的尊严而战!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肿瘤医院 唐智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
来源: 湖南省肿瘤医院 唐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