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阳光 “热情似火”,撑伞成了很多人出门的标配,大家都指望伞能挡住阳光,不被晒黑。但现实往往很 “骨感”,不少人疑惑:明明撑了伞,怎么还是变黑了呢?
紫外线的两类元凶:UVA和UVB
阳光中的紫外线有两类 “元凶”:
1.UVA(320~400nm)穿透力极强,能直达真皮层,催生黑色素导致肤色暗沉,还会加速皮肤老化,甚至增加皮肤癌风险;
2.UVB(280~320nm)能量猛烈,专攻皮肤表层,是晒伤、红肿、脱皮的主要诱因。
太阳伞防晒的核心在于物理遮挡与涂层技术的双重防护。
**1.物理遮挡是基础防线,伞面如同屏障,能拦截头顶直射的紫外线,减少抵达皮肤的总量。**其中面料密度至关重要:编织越紧密,纤维缝隙越小,紫外线越难穿透。专业防晒伞常用高密度聚酯纤维或尼龙,远胜稀疏的棉麻材质。
2.涂层技术则是对抗紫外线的 “进阶武器”,尤其对 UVA 效果显著:
①黑胶涂层多在伞内层,吸光能力最强,对 UVA 和 UVB 防护均衡,且不易老化脱落,防护持久稳定。
②彩胶涂层常显现在伞外层,彩色外观下对 UVB 防护出色,但对深层 UVA 的阻挡略逊于黑胶。
③银胶涂层以反射紫外线为主,初期对两类紫外线都有效,却易老化脱落产生裂纹,破损后透光性骤增,UVA 防护力大减,持久性较差。
④无涂层伞仅靠面料密度防晒,对穿透力强的 UVA 几乎束手无策,防护效果最弱。
即便阳伞防护到位,仍可能被晒黑。伞的遮挡范围有限,行走时手臂、脚踝等部位易暴露;地面、水面、沙滩等环境反射的紫外线会从多角度 “围攻”,让防晒防线出现疏漏。
还有这些方法助力防晒
那该如何有效防晒呢?除了选择合适的遮阳伞,还有多种方法能助力防晒:
涂抹防晒霜:这是化学防晒的核心手段。选择同时标注 SPF 和 PA 值的产品,SPF 值对应 UVB 防护能力(数值越高防护时间越长),PA 值(+ 越多越好)则针对 UVA。涂抹时要保证用量(面部约一枚硬币大小),提前 20-30 分钟涂抹让皮肤吸收,户外每 2 小时补涂一次,出汗或游泳后需及时补涂。
穿戴物理防晒装备:长袖防晒衣(选高密度面料、带防晒认证的款式)能覆盖手臂和躯干;防晒口罩可遮挡脸颊、下巴,减少口鼻周围皮肤暴露;宽檐帽能保护额头、耳后和颈部,避免阳光直射;防晒袖套则专门守护手臂,尤其适合开车或骑行时使用。
规避强紫外线时段:一天中 10:00-16:00 紫外线最强,尽量减少此时段外出。若必须出门,优先选择阴凉处行走,借助建筑物、树木等自然遮挡物。
借助饮食辅助:日常多吃富含维生素 C、维生素 E、番茄红素的食物(如番茄、蓝莓、坚果等),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帮助皮肤抵御紫外线损伤,减少黑色素沉积。
所以,别再以为撑了伞就万事大吉了,想要不被晒黑,得做好全方位的防晒措施哦!
来源: 内容综合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