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 宁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医学博士

审核:王晓娟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副主任医师

王女士生过2个孩子,爱健身的她,第2次生产后很快就恢复了负重训练。然而,近半年来,她发现自己咳嗽或者大笑后就会有小便漏出来,瞬间将内裤和裤子浸湿,还散发着一股难以言表的味道。这个症状越来越明显,王女士非常尴尬和烦恼,再也不敢放声大笑。

到医院检查后,医生告知她这是压力性尿失禁,可以先尝试做凯格尔运动和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以锻炼盆底肌肉,减轻漏尿症状。坚持半年后,王女士的漏尿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笑容重新回到王女士的脸上。同时,医生也嘱咐了王女士一些日常注意事项,并建议她坚持做凯格尔运动。王女士的经历对于产后女性来说并不少见。

一、什么是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是指打喷嚏、咳嗽、大笑或运动等活动导致腹压增高时,尿液不自主漏出的症状。数据显示,中国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为23.2%。同时,发病率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在50~59岁女性中发病率可高达34.7%[1]。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二、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大部分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是由盆底组织松弛引起。

盆底组织(尤其是盆底肌)就像一张“吊床”,支撑着盆底器官,并参与控制排尿、排便。一旦盆底肌等盆底组织松弛,就可能导致压力性尿失禁。那么,有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女性盆底组织松弛呢?

1.妊娠与分娩

怀孕本身会增加盆底肌肉的“负担”,而分娩也会导致盆底肌肉和筋膜的损伤。特别是使用了产钳等辅助的困难的经阴道分娩,可能导致盆底筋膜、韧带和肌肉过度牵拉,从而削弱它们的支撑力量。若女性产后过早参加重体力运动或劳动,也将影响盆底组织张力的恢复,进而导致盆底组织松弛,使其出现漏尿的症状。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2.导致腹压增加的活动或者疾病

女性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慢性咳嗽、便秘、腹型肥胖、持续负重等,均可能造成盆腔、腹腔内压力持续增加,进而导致盆底组织松弛。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3.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下降,特别是绝经后会出现盆底支持结构萎缩,盆底肌也慢慢“松弛”,漏尿可能也随之而来。

4.尿道括约肌无力

还有少部分女性的压力性尿失禁是由尿道括约肌无力造成的,可由创伤、泌尿外科手术、衰老、神经系统疾病等引起。

三、预防重于治疗

预防重于治疗!及早、正确的干预措施能有效预防压力性尿失禁。那么,女性该如何预防压力性尿失禁呢?

1.孕期控制饮食,适当运动,控制胎儿体重。

2.产后恢复运动需循序渐进,不要过早地开始高强度运动,避免久蹲、长时间抱孩子、长时间使用束缚带等。产后42天进行盆底肌检测,如发现异常,及早干预,有助于盆底肌的恢复。

3.凯格尔运动可以终身练习。

4.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改善排便习惯,避免长期蹲便,预防便秘;避免长期咳嗽。

5.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四、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可以这样治

1.生活方式干预:盆底“减压”

对于所有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均需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减重、治疗便秘和咳嗽、减少增加盆底压力的活动、戒烟等。

2.盆底肌锻炼:“增强”肌肉

凯格尔运动可以恢复盆底肌的张力,改善漏尿、脱垂等症状,同时也是预防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运动,值得终身推荐!

但是凯格尔运动说起来简单,正确练习却很难。这是因为盆底肌肉属于小肌肉群,位置深,很难“定位”。有些人甚至因为长期进行错误的凯格尔运动,导致盆底肌肉痉挛、疼痛,不但漏尿症状没解决,新的问题又来了。

那么,正确练习凯格尔运动有什么小窍门呢?

第1步,找到盆底肌的位置。

(1)通过憋尿

小便时突然憋住,此时感觉在用力收缩的肌肉便是盆底肌。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将憋尿作为凯格尔运动的常规锻炼方法,否则可能导致排尿习惯的改变及尿路感染。

(2)用镜子找

借助一把小镜子,收缩和放松你认为的盆底肌肉。如果做得正确,可以看到会阴(阴道口和肛门的连接处)收缩。

(3)借助其他辅助工具

可尝试借助阴道哑铃等辅助工具找到盆底肌的位置,医院盆底门诊的生物反馈也可以通过模拟各种场景来指导大家正确寻找。

第2步,开始“躺平”锻炼。

对于初学者,建议先“躺平”,这样更容易掌握动作要领。

(1)躺平后,将头部放平,背部伸直,颈部不要紧绷,膝盖并拢后屈曲,双手放在身体两侧。

(2)将注意力集中在盆底肌肉上,收缩盆底肌,保持5秒(如果5秒比较困难,可保持2~3秒);然后放松盆底肌肉10秒,反复进行。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6~8周为1个疗程。

此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不要收缩腹部以及大腿的肌肉。做完凯格尔运动后,如果腰腹部感到酸痛,那就说明收缩的肌肉弄错啦!

(2)需排空膀胱。

(3)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坚持“不疲劳”的训练原则。

(4)切忌憋气,配合腹式呼吸,即胸口不动,鼻腔吸气,口腔吐气。

(5)避免经期训练。

对于无法正确收缩,或者盆底肌肉力量较差的患者,可借助阴道哑铃,或结合电刺激、生物反馈、磁刺激等方法帮助盆底康复,效果会更好。

3.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

这种方法是通过促进阴道壁组织的胶原蛋白再生,达到抗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激光治疗的优势是损伤小、见效快、无明显的疼痛,且相对安全,但需要多次治疗,疗效的持续性尚不确定。

4.手术治疗

对于漏尿症状明显且影响日常生活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的原理就是通过阴道,在尿道中段的下方放置一根吊带,起到承托的作用。目前这个手术技术成熟,手术时间约半小时,腹部没有瘢痕,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相对较好。

参考文献:

[1]周艳艳,丁家森,高瞻,等.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医诊疗指南(2023) [J]. 中医杂志,2024,65(13):1408-1416.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