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心律失常诊疗中心成功为一位高龄高危患者植入“新型主动螺旋固定(Aveir TM)无导线心脏起搏器”。目前,该手术仅在国内少数几家医院开展,不仅为患者带来了更新的治疗选择,也标志着我院在心脏起搏器植入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84岁的邓爷爷(化名)“发现泡沫尿10年,胸闷心悸2年”,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慢快综合征,阵发性房颤,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性肾病、慢性肾脏病5期、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同时合并肺部感染、低蛋白血症、重度贫血等情况。邓爷爷反复出现心动过缓和心脏停搏,急需植入起搏器。然而,患者右侧锁骨下静脉已植入透析管,需要长期透析,如植入传统起搏器,手术耗时较长,后续起搏器囊袋出血及感染的风险也较高。经过详细评估,以及充分了解患者和家属的意愿,决定植入新型Aveir TM无导线心脏起搏器。该手术时间短,微创伤口小,感染风险低。Aveir TM 无导线心脏起搏器是目前全球唯一采用主动螺旋固定设计,相较传统起搏器体积更小,长度13mm,重量2.4g,无需导线连接,贴壁心肌即可测试并旋入固定,减少了手术创伤和感染风险,同时避免了导线断裂以及静脉闭塞等问题。

植入后,患者看不见摸不着,无疤痕无异物感,且电池寿命平均长达17.6年。起搏器为3.0T核磁兼容,后续不影响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检查。

因患者高龄,合并多疾病,经过中西医结合的术前调理,邓爷爷身体状况得到改善,术前完善检查并充分讨论后,为患者量身制定了手术方案。手术过程中,电生理团队吕渭辉主任、李晋新主任、张瞳医师、马柳玲医师、赖仁奎医师配合默契,成功完成手术,用时仅20分钟。术中在右侧股静脉处局部麻醉,患者全程清醒,无不适,术后患者无疼痛等不适,感觉不到起搏器的存在。植入成功后右前斜位影像

本次手术的成功实施,展示了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心内科团队丰富的治疗经验,过硬的技术水平,紧跟全球最前沿技术的诊疗能力,标志着我院在起搏器领域进入了更精准、更微创的新时代,也为广大患者提供了国际领先的新型解决方案。
广东省中医院心血管科大科在学科带头人邹旭教授和学术带头人陈秋雄教授的带领下,是全国最早开展心脏介入治疗的中心之一,1998建立广东-加州心脏病防治中心,2017年广东省中医院心血管科大科成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2017年获得“中国房颤中心”,2019年获“广东省医院最强科室”,2020年授牌“国家高血压达标中心”,广东省高阻力病变俱乐部理事长单位。目前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心病重点学科,国家卫生部冠心病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成立了国家级重点研究室-冠心病重点研究室,组建了陈可冀院士专家工作站,为国家中医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东分中心的主要依托单位。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冠脉介入、起搏器植入、射频消融术、先天性心脏病和瓣膜介入治疗。我院开展的复杂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双心室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左室双位点起搏、生理性传导系统起搏、无导线起搏器以及心脏转复除颤器(包括皮下埋藏式心脏除颤器)等技术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是国内最早开展这类技术的单位之一,尤其无导线起搏器的植入量在华南居于前列。

来源: 广东省中医院